很快,金銮殿上的众多大臣扯皮完毕。
“传,新科进士金榜第一名,第一甲钟,进殿。”
一声令传!
钟馗跟着引见官一同来到了金銮殿上。
对着唐德宗皇帝行礼。
“拜见皇上。”
“免礼。”
这时候唐德宗皇帝眉头扬,凤眼一开,将钟馗仔细一看。
心中不由不悦起来,说道。
“我朝取进士,全在身言书判,此人丑恶异常,如何做的这状元郎?
韩爱卿你可有解释?”
韩愈在此刻看到皇上龙颜不悦,顿时心中震惊。
上前俯首奏道。
“启奏陛下。臣等的司职,值得阅读,试卷,不能观读人。
钟馗此人诗赋,那是句句琳琅,篇篇锦绣。
望请陛下,不可因人而弃奇才。
而且人的优劣,他不在相貌之上。
古时晏婴只有三尺,却能当成齐国的宰相。
而那周昌,有着口吃说辞不清,却也能辅佐大汉。
更有孔圣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愿陛下三思。”
韩愈不得不为钟馗说好话,因为这是他选出来的第一名。
正如他所说,他真的是喜爱钟馗的才能。
第二,这人以后肯定是站他这一边的,所以他要保钟馗。
第三,假如这个人真被皇上给否决掉,那么以后他的名声肯定一落千丈。
并且皇上还会治罪于他,一个失职。
种种原因,让韩愈不得不为钟馗说话。
而钟馗淡定的站在大殿上看着韩愈为自己辩解,虽然不知道为何此人为自己说好话。
可是本着天下人为利驱使,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自己好。
所以他也只是多看了几眼韩愈而已,毕竟等会儿自己还要选择怎样死法?
都要死了,还理会这些人,干嘛呢?
唐德宗思考了一会继续说道,很明显,一个帝王的意志,岂能是一个大臣。三言两语能改变的呢?
“爱卿所言极是。
但是我太宗皇帝时期,有那十八学士登瀛洲,流传至今,都为一起美谈谈。
朕,若是以此人为状元郎。
恐怕四海民众,皆会笑朕,不识的人才也。”
钟馗听完之后,心中不由得想到。你这皇帝不喜欢我这相貌就直说,何必这样子找理由呢?
为何不是你的肚量如此之大,只要有才华,这么丑的人,你都用这难不是一种美谈吗?
人家常言说到宰相,肚子能撑船。你这皇帝,难道比不了宰相吗?
所以说钟馗百分之百肯定自己这脸,就是让人不喜欢。
这边皇帝的话,刚刚落下。韩愈的死对宰相卢杞站了出来。
此人身穿玉带蟒袍,对着唐德宗皇帝行礼说道。
“陛下之言诚是。我朝的状元郎,必须内外兼全。
难道这三百名进士当中就不能再选出一人吗?
何不另选一人,劳烦圣心为此烦躁。
我看这就是韩大人的失职之罪。”
宰相的话,可谓是毒。
直接就定罪韩愈失职,只要把韩愈定罪之后,那么这一次选出来的人才他就能分一些。
毕竟当官员也是要口碑来着,他的目的就是让韩愈的口碑败坏。
当然,他也知道这事,能成最好,不能也没有白费力气。
毕竟韩愈可是皇上的人,这朝中争权夺利,谁是谁的人,必须要分清楚。
这一时间,朝中大臣如同扎了窝。
纷纷开始议论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场景,就跟菜市场差不多。
真是让钟馗大开眼界,就这样的朝廷治理整个国家,岂不是开玩笑?
特别是韩愈跟宰相卢杞吵得更加是厉害。
“宰相大人,此人大才,你不会是因为上一次我不同意你的事情。
故意为之吧。”
“呵呵!韩大人,此言差矣。你看,这人长得凶神恶煞。还一脸鬼相,仔细一看,跟蓝面鬼有何区别?”
“你!简直是胡搅蛮缠,难道你没见过他写的诗吗?
这三首诗,在这一次大笔中,有谁能做出一首?与他相比来的?”
“这就是李太白,杜子美之后第一人了,他可担负着我们大唐再开诗盛风。”
“他长得丑。就凭这一点,就不能与李太白,杜子美相提并论。”
“卢杞…你!”
“韩大人,请注意你的形象。这里可是金銮殿上,容不得你放肆。”
钟馗在一旁吃瓜吃的,那真是一个爽啊。
看着这宰相,三番五次骂自己。
就自己这暴脾气,而且还是骂一个必死之人。
怎么感觉自己不发威一把?真对不起穿越者这身份。
想想当年在贴吧上大战群雄的时候,哪里有怂过的?
“哈哈!有传言说宰相卢杞就是一个奸臣。今日看来传言不假。”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论票,有的通通给点支持。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