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臣子们纷纷咀嚼着这个词,想要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的意义。
始皇帝继续说道:“众位卿,可以尝试用其书写。”
众臣子闻言,拿起一旁侍人早就备好的笔墨,在纸张上书写起来。
其实对于经常书写的大臣来说,他们才摸到纸张的时候,就明白此物可以用来书写。
不过在使用过以后,纸张的书写效果还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种名为纸的东西,易于书写的程度竟然不亚于上好的绢帛。
喜爱文墨的大臣轻抚纸张,对此甚是满意。
“启奏陛下,此物易于书写,比之上好的绢帛也不落下风。”
李斯之言,将众人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其余人等纷纷点头附和。
始皇帝笑着问道:“孤打算以此物来代替绢帛,用做书写只用,卿等以为如何?”
众人此时立马明白了始皇帝让他们观看、使用纸张的原因。
不过有了土豆的前车之鉴,众人说话更加谨慎了起来。
李斯斟酌了一下措辞,缓缓开口道:“启奏陛下,臣观此物,有一事好奇,不知道此物是以和材质制作而成?”
听到李斯的话,众人不由得佩服。
不愧是能够做到丞相位置的人,说起话来就是滴水不漏。
“李卿不妨猜上一猜。”
闻言,李斯只得再次思索起来。
但他也不敢思索得太久,只是稍一沉吟,就再次开口。
“启奏陛下,臣着实不知此物由何制作而成,不过想来应该与丝绸锦布有关。”
他想着,以纸的光滑和细腻程度,应该是用特殊的丝线制作而成。
以他的经历,自然不可能想得到纸张真正的制作原材料。
“非也,非也。”
始皇帝摇了摇头,也不再卖关子,以这群大臣的经历,就算让他们猜到太阳落山,他们也猜不出正确答案来。
“如果孤告诉卿等,此物乃是由树皮桑麻制成,卿等是何感想?”
众人闻言再次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低声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发言的还是李斯。
“启奏陛下,若是如此,想要由粗糙的树皮桑麻制成如此洁白细腻,可以用于书写的纸,想必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工序,若是造价太高,平民必然无法使用。”
“此物的制作并不复杂,李卿可知方絮由何而来?”
方絮,一种可以用于书写的东西。
李斯虽然用它写过字,但从未了解过方絮是从何而来,是以只得摇了摇头。
“众卿可有人知晓?”
始皇帝把目光扫过众臣,想知道有没有人了解大秦的农业生产。
“启奏陛下,微臣对方絮略有耳闻。”
好在偌大的秦朝,并不是所有人都不了解,此时就有一个臣子开了口。
“百姓以蚕茧抽丝织绸时,只有上等的蚕茧才能直接用于使用。”
“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才能够制取丝绵。”
“在漂絮完毕以后,用于漂絮的篾席上就会遗留有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薄片。”
“这层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层薄片,正是方絮。”
不少大臣生来就在贵族之家,此时还是首次听闻这样的说法,眼里充满了好奇。
同时他们更好奇的是,始皇帝怎么会知晓方絮的由来。
始皇帝闻言欣慰的点头。
他轻轻抚掌,笑道:“卿所说不错,方絮正是由此而来,而纸的来源与方絮有异曲同工之妙。”
“造纸一道,便是将织绸过程中的漂絮这一道工序单独拎出来,而后扩展而成。”
“所以,卿等完全不用担心此物价格昂贵。”
始皇帝说完,目光扫过众臣,再次朝李斯问道:“李卿以为,此物如何?”
李斯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法家之人,他最头疼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向广大百姓传播律法。
以往时日,律法只能够当地的官员口口相传,说与平民百姓。
就算如此,也往往有不理解不清楚之人。
只在有人以身试法之后,其他人才明白法律的意义。
法家立法的根本是为了让国有国法,让整个社会有秩序。
惩罚,只是维持律法尊严的手段。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希望通过惩罚来让人明白律法为何物。
李斯的声音有些激动,他说道:“启奏陛下,沉以为,纸,完全可以成为平民也能够用得起的书写之物。”
“而且,相较于笨重的竹简,此物既轻便,又易于携带,用其书写,强于竹简万倍。”
“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李斯神情激动,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天底下的所有人都懂得律法,敬畏遵守律法的情况。
那是他所向往的,由律法建立起秩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