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早朝得文武百官,有数十人。
乌泱泱得一屋子,根据文官武官分列两旁。
朱沐英不知站哪儿,就跟着朱允炆一起站,惹得朱允炆很生气。
随着朱元璋携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正淳入殿,早朝开始。
首先上奏的是户部尚书郭桓。
“陛下,北直隶河南发来急函,豫东一带发生严重旱灾,颗粒无收,灾民苦不堪言,开封布政史请求朝廷能免一年赋税!”
朱元璋接过奏折仔细查阅,问:“旱灾范围有多大!”
郭桓表示,整个开封府以东,或多或少的都有旱灾发生,无法细统。
据下方官员上书来看,受影响约一百二十万人,损失三万石左右麦粮!”
这旱灾,范围已经很大了,河南几乎一半的地区有灾。
此等灾情,朱元璋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传朕旨意,免河南赋税两年,缓百姓生息!”朱元璋将奏折放到龙案,沉声道。
“皇上圣明!”郭桓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接下来上奏的是兵部尚书,主要事情是西南地区还有多股元朝余孽骚扰边境,地方官员希望朝廷能派兵镇压。
朱元璋以年后要出兵北元纳哈出为由,要兵部尚书回信,暂缓。
后面全是一些国家政务,朱沐英不感兴趣,也没太在意。
等大臣们把政务上完,剩下的就是一些琐事了。
朱元璋首先把朱沐英从人群中喊了出来。
“今天趁着大家都在,咱宣布一事,朱沐英,朕刚认得干孙子,大家认识认识。”
众大臣齐刷刷得把目光投向了朱沐英,窃窃私语。
都对这突如而来得干孙子感到奇怪。
又是户部尚书郭桓,上前一步问:“陛下,沐英殿下是何来历,何地人也?臣需记载。”
户部掌控着赋税、户籍等,他上前询问,没有问题。
朱元璋淡淡道:“你只需记得他是应天府人士即可!”
郭桓一听,立刻施礼:“遵旨!”
郭桓得出头,算是吃了一瘪。
其他大臣也清楚,天底下姓朱得都不好惹。
这干孙子也姓朱,断然跟皇上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
倒是没人在敢上期询问。
大臣们不敢上前,皇子皇孙们却敢!
朱允炆趁着这个机会,快步上前道:“皇爷爷,朱沐英以下犯上,竟穿皇长孙的石青蟒袍,蔑视皇威,胆大包天!”
这时候,大臣们才注意到朱沐英身上得朝服。
确实,朱沐英所穿和朱允炆一模一样,惹得大臣们又小声议论起来。
宫廷之中,有严格得服装搭配要求,石青色蟒服只有皇长孙可穿,皇孙等必须穿其他色得蟒服。
朱沐英非皇长孙,又是干孙子,地位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穿其他蟒服就已经顶天了。
如今却穿着和皇长孙一样的石青色蟒服,确实有以下犯上得嫌疑。
朱沐英哪知道穿什么衣服还有限制,他也是随便找了一套套在了身上。
现在来看,似乎有些麻烦。
正在朱沐英想着对策得时候。
朱允炆接着道:“据大明律,以下犯上者根据情形来定小则八十大板,大到砍头,请皇爷爷定夺,以正视听!”
朱允炆相当于给朱元璋下了一道难题,当着大臣的面,总不能包庇?
朱元璋脸色微变,并没太大波动。
“沐英初次到宫中,不懂规矩,不知者无罪!”
朱元璋顿了下,一改先前的平稳,眼神狠厉的道:“是朕让他参与的早朝,忘记提醒,说起来,朕也有错,要罚连朕一起罚吧!”
大臣们心一咯噔,彻底奇怪了。
皇帝怎么如此看重这个干孙子,连责罚都愿一并承担?
他们几乎做了同样的决定,绝对不能惹这个主。
朱元璋说完这话后,朝堂上就弥漫着一股子沉闷气息,无人敢应答。
谁敢责罚皇帝?朱元璋说这话就相当于告诉大臣们。
这人朕保了,你们谁敢不服?
连朱允炆都有些意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有的大臣反应得快,赶忙上前说好话:“以臣之见,沐英殿下刚到宫中,不懂礼数,可以理解,望陛下开恩,此次责罚就免了吧!”
其他大臣也纷纷谏言,附和着。
算是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也给了朱允炆一个台阶。
朱允炆松了口气,也道:“大臣们说的是,沐英殿下刚来不懂礼数,是我唐突了,请皇爷爷责罚!”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你也是好意提醒,无需责罚,下去吧!”
朱允炆悻悻得下去了。
大臣们都松了口气。
这时,朱棣突然上前:“父皇,金銮殿被武林人士所毁,践踏我皇家威严,不可饶恕,儿臣认为,锦衣卫指挥使青龙得对此事负责!”
朱棣很聪明,知道直指朱沐英会又让皇上下不来台,于是退而求次之,找青龙。
青龙作为此事得次要负责人,肯定得找主要负责人朱沐英。
青龙一听,连忙上前跪下:“陛下,臣....”
不等他说完,朱沐英便上前一步道:“皇爷爷,我是此事得主要负责人,跟青龙无关,我来负责!”
青龙很诧异,没想到朱沐英会冒这个头,不免对其心存感激。
这事确实没法一笔带过,朱元璋眉头紧锁,脸色很不好看。
“重新修缮需要多少银两?!”
工部侍郎邹保春上前言:“回陛下,要根据所用木料、人力、周期来算,具体多少臣也无法算出,不过少说得万两!”
万两白银,不是一个小数目,都够领兵打一次南部元朝余孽了。
朱沐英犯得这错着实有些大了,连朱元璋一时都没有理由替他说话了。
“皇爷爷,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来负责修缮好了!”
就在朱元璋为难时,朱沐英主动站出来,担下了这事。
“就凭你,你拿什么修缮?”
朱允炆忍不住站了出来,他觉得朱沐英一定是疯了。
“这个就不用皇兄长操心了,我自有办法!”
宁王朱权这时走了出来,轻拍了一下朱沐英好心提醒道。
“贤侄,别乱揽,赶紧给你皇爷爷认个错,你不会有事得,相信你十七叔!”
朱沐英笑着道:“谢十七叔提醒,不过没有乱揽,我确实有办法修缮金銮殿!”
朱元璋在龙椅上,见朱沐英如此笃定,便问。
“你有什么办法修缮?”
朱沐英并没说。
朱允炆又道:“你要真有本事,别让户部出钱,靠自己去修!”
“既然我自己修缮,自然不需国库出钱!”朱沐英笃定道。
“好!”朱元璋一拍龙椅站了起来道:“那金銮殿修缮一事就交给沐英了,朕丑话说在前头儿,若修缮不了,可是要处罚得!”
朱沐英拱手道:“若修缮不了,我愿拿项上人头受罚!”
“这可是你说的,大家都能作证!”朱允炆指着文武百官道。
作为此事挑起者的朱棣一直未作声,不知为何,他觉得朱沐英不像在说笑,可仅靠他来修缮这么大得宫殿,朱棣还是不信的。
不知道朱沐英在耍什么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