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皓派人来拜见我?”
远在柴桑的刘澜接到了一张拜帖,署名为豫章太守朱皓,看到这个名字的一刻,刘澜愣了一下,他居然来柴桑面见我?
“把他带到议事厅来吧。”刘澜对许褚吩咐一声,很快,一名年轻男子被带到了议事厅。对与朱皓来说,刘澜绝对算得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名字他最为熟悉不过了,当年在雒阳,这一名字无疑是最为人所称道,但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都是进京献俘或者是因为徐子将那句上将之元将他比作卫青,可他,知道刘澜这个人的时间要比很多人早得多。
当时,他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偶然之间听到了父亲与父亲的对话,而谈话内容就是刘澜,那时父亲在京为谏议大夫,而他对母亲所说的那件破天荒的事情,则是大汉朝第一位武人县令在那天的朝议中被通过,而这位年龄和他相仿,还都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则一举成为了大汉朝最为年轻的县令,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这是朱皓第一次听说刘澜,但也从那时期开始,这个名字几乎陪伴了他的一生,父亲临时之前还颇为遗憾的表示未能与他见面,而现在,他有幸完全父亲的心愿,见一见当世最为闪耀的人物。
不过朱皓推崇刘澜,但其实他也并不差,单枪匹马几乎达成刘表在荆州的成绩,虽然最后只是掌握了半个豫章郡,但他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无外乎连徐子将都说他又乃父之风,假以时日,把诸葛玄从豫章赶走,不会太难。
但是,现在的时局已经不可能给他这个时间,当他听说诸葛玄已经暗中联系了张飞之后,他只得事情变得复杂了,他必须要做出回应,所以他今天来到了柴桑。
他并不知道张飞甚至是刘澜与诸葛玄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但他却听说诸葛玄获得了刘澜在兵器钱粮的支持,而随着张飞进入豫章,不妙的感觉越来越深,如果他真借助刘澜来把他踢出豫章,以他手底下那点兵力,根本就没法抗衡,虽然他还能借助纪灵,可纪灵都跑到南城了,如果他真有实力与刘澜抗衡的话,也不会从海昏一路跑到南城了。
所以当夜他便决定亲自来见刘澜,现在想要让刘澜改变主意,改支持诸葛玄为支持他,他亲自出马的效果显然要比派信使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当然他亲自出马,可绝不是单纯的希望刘澜不在参与到豫章的事情之中来,而是想要与其见面,甚至希望通过与其见面,可以让其放弃对诸葛玄的支持转而支持他,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豫章,对他来讲可就算是十拿九稳了。
虽然他并没有什么信息,搞不好因此会被扣在刘澜帐中,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与其坐以待毙,等着诸葛玄把他赶走,就算冒再大的丰县,他也得前来面见刘澜。
和他的父亲一样,朱皓从容淡定地进入议事厅,那位带着他来的,膀大腰圆,顶盔束甲的则退到门口站定,那样子怎么看都像是看待犯人一样,可其实这就是许褚的职责,不管里面是谁,他都是这个表现,以备主公随时传唤,当然如果有需要他旁听,刘澜也会提早对他说,不过这一回并没有,他在门前站定,如同门神,而刘澜则已经在屋内恭候多时了,这可绝对是礼遇了,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客人等候主人,而刘澜在吩咐许褚去带朱皓的时候,已经提前赶来了。
“豫章太守朱皓,见过征西将军!”
“朱太守无须多礼。”刘澜回礼之后轻笑一声说道:“却不知朱太守来柴桑所为何事?”
两人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原以为会互相客套一番,说一些久仰大名这类客套话,可朱皓发现根本就没有,直入主题,不过想想也是,既然没什么深交,又从哪能找什么客套的话题。
朱皓昂首说道:“与征西将军结盟,共同讨伐后将军袁术!”
他对朱皓早就有所了解,据说其人有乃父之风,虽然刘澜遗憾没有与朱俊见过面,可在他心中,朱俊的形象应该是属于卢植这类,能文能武,说话做事都能够面面俱到才对,可朱皓一开口,就有点先声夺人,或者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居然想和自己结盟对付袁术?
可能吗?先不说他那点实力,就他在说袁术的时候,还用着尊称这一点,刘澜就不相信他说的是腹心之言,虽然他明白他这个郡守是朝廷任命,他想坐稳豫章太守,袁术这关就必须得过,可从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抢来位子,恐怕袁术也不会答应,甚至可能还会出兵讨伐他,所以他在到豫章之前,首先就是取得了刘繇的支持,若不是刘繇,他不可能在豫章立足,可是刘繇被刘澜取代之后,失去靠山的朱皓并没有因此而陷入颓势,反而没了北上这座大山压着,变得更轻松了,毕竟这个时候他已经在豫章站稳的脚跟,可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首先是他判断出现了失误,首先因为刘澜当时郡治在北方,而在拿下丹阳之后明显重心也不在此,所以他认为刘澜的重心也在中原,这样一来他在豫章就有充足的时间与诸葛玄周旋,但随着刘澜迁移治所之后,其实整个南方都处在人心惶惶之中,不仅是他,吴郡会稽都处在危险之中,但最终他选择了九江,有多少人为此长吁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