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细细地说了自己的计划。
大商要将盐的经营权收到自己的手上,利用盐这种民用必备的东西来维持财政。
就从目前平民用的矿盐入手。
盐是很重要的一种东西。
长期不摄入盐,人就会变得身体浮肿,会死人的。
而在这个时代,盐的来源有几种。
一,海盐,这种盐是比较好的,从海里取出来,煮干,又加水又煮,来回几次,就能得到入口的盐。
二,盐井,这种井就是比较常见,将湖水从井里采出来,然后放置几天,析出结晶体。然后又溶解,再进行蒸煮,利用草木灰等进行初步的消毒和过滤,就可以勉强使用。
三,就是盐矿,也是很常见,这种盐危害性要比井盐危害要小,但是一般不怎么加工,直接一块块石头卖。
这些石头也被称呼为盐石。
平日里食用的话,就拿盐石到锅里涮一下,稍微有些盐味。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带有轻微的毒性,而且口感不佳。
而帝辛手中的雪花盐是独一份,若能推出,必然要受到热捧。
这提纯之法,却万万不能泄露,只能握在大商的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帝辛选择让费仲尤浑,两人去负责提纯盐,而不是商荣这些为国为民的忠臣。
就是怕这提纯之法泄露。
费仲尤浑这些人,说他奸臣吧,可他却对帝辛忠心耿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这些他们都不会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得到帝辛的看重,珍惜自己的小命。
让商容这些忠臣,这些将黎民百姓放在心里的人去做。
他为了黎民百姓,直接反手就把秘法赠给了那些一时间吃不上好盐的贫苦之人。
如此一来,他自然得了好名声,也落得心安。
却破坏了帝辛的计划,为日后的盐铁专营制造了麻烦。
奸臣与忠臣绝对不是一个帝王用人的标准。
一番商议下来,商荣与比干对帝辛的计划赞不绝口。
“大王之远见远非我等能想象。”商容不由得赞叹道。“盐乃民之所需,由官府垄断经营,寓税于价,既如此一来,既能让大商收到税,而平民百姓又感觉没有征税,真乃是好手段啊。”
“主要还是归功于大王的妙法,提纯盐的成本低廉,即便是只卖当今价格的一半,也能获利数十倍。若是推广开来,必将能让国库充盈。”
连比干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帝辛笑了一下,“价格卖低一半,只是为了能让平民也吃上盐。天下财富,大半都在官员贵族手上,孤打算将这盐分为几档,一档是平民盐,一档是权贵专用的盐,稍微做些差异,档次越高,价格越贵,利润能达上千倍,如此一来,就能将获利最大化了。”
费仲尤浑,比干商容两两对视,也不由地感叹大王对人心把握之狠。
权贵一般喜好面子,断然不可能容忍自己与平民吃一档盐,定然会花费大价钱去买更高一档的盐。
如此一来,就能多赚不少钱了。
商容跟比干领命,去负责收缴各类盐矿,盐井,海盐的出产。
从今以后,他们的出产只能卖给官府,若是卖给私人就算违法。
两人走后,帝辛又嘱咐了一番两个大奸臣。
要求费仲尤浑两人必须要对提纯盐法严防死守,绝不允许泄露半个字,否则就是杀身之祸。
若是这盐被四大诸侯学了去,他们暗中制盐,壮大了自己势力,后面谈个屁的削藩啊。
四大诸侯忠不忠诚,他不管。
只要他们够弱,威胁不了自己,就是忠诚的。
就算不忠诚,他也能帮对方忠诚。
像是那些割据一方,手下兵马强壮的诸侯,再忠诚也是不忠诚的。
-
随着帝辛返回朝歌,各项新的举措也随之推了出来。
军队清理各地的匪患,疏通商道。
市场上的恶霸也被清算,杀的杀,关的关。
各地官员,也对商贾开放通行,特事特办。
那种雪白的盐也很快推出到市场上,迎来那些商人的哄抢。
只要能运出去,卖到其他地方,那就是钱啊。
对于商人的哄抢,帝辛直接采用投标制度。
让他们用区域代理的方式来得到盐的专卖权。
严格指定某个商人,负责指定区域。
指导价格,确保他们可以赚钱,当地的百姓也可以消费得起。
百姓也惊诧发现,这雪花盐十分便宜,最低的几个档次,比那些盐石便宜一半,比海盐更是只有十分之一。
价格低廉,几乎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同时一种名为大商币的货币也开始流通。
这种货币坚硬无比,只允许大商锻造。
据说乃是用铁制成的,是稀罕东西,比铜还要稀罕。
买盐,只能用大商币买,不接受其他龟币,贝币这些东西。
凭借着盐,大商的铁币也很快流通起来,成为硬通货。
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甚至听说,其他货币很快就不允许再流通了。
现在能出手就要出手,不然日后就压在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