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逗你的,我忙工作、带孩子,实在没精力找合伙人。”陈玉宁看着刘一的样子,还是不忍继续逗他了。
“不过说真的,我还真不希望和你。毕竟,之前拒绝人家拒绝的那么惨,让我很没有面子。”
刘一也很不好意思,不愿意再提之前的那一茬。
“老婆,你看在慕岩的面子上,原谅我呗。”
慕岩不懂大人在说什么,正是好动的年纪,小小的手不是抓住刘一的衣领子就是往脸上挥。
陈玉宁没有接话茬。
刘一继续看着小慕岩,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我也知道,这样子的话,就能离你们娘俩近很多,我也能多照顾你们。”
陈玉宁假装没听到,转身去拿户口本和结婚证。
“呐,你自己的身份证你有带的吧。先去走手续。说好了,公司财务归我管。”
刘一赶紧打包票:“别说财务了,公司实际就是我老婆孩子的,我就是给你们娘俩打工的,嘿嘿。”
因为来客人的缘故,两口子都没好好吃饭,算是饿到现在了。
陈玉宁也就不再掰扯,去厨房简单热了一下,两人算是吃了今天的第一顿饱饭。
之后的一个月里,专利申请的事情、注册公司的事情,和张工、小任他们联系合作的事情,都走得很顺利。
陈玉宁看着这两三个月的时间,一切的变化,有时候还觉得不真实。
这段时间,慕岩已经不需要扶着,就能稳稳当当的走路。
但是孩子似乎性格急,老是走不了好几布,便想跑,没少摔跤。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男孩子的缘故,慕岩倒是展现出坚强的一面。
刚开始摔倒了,委屈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哄好久。
后来往往看大人们忙,没空理他,也就渐渐不哭了。
倒是因为开始吃五谷了,又开始走路了,身体结实不少。
比起关家的关爱民小朋友,慕岩皮肤都是健健康康的小麦色。
陈母常说,小孩子,就应该在太阳底下多跑多玩多晒,黑了可以白回去,但是身体底子差了,大人小孩都要遭罪不少。
现在陈母的小卖部,经营也很好,大多数时间,老两口轮换着守铺子、带慕岩。
因为收入多了,再加上有事干了,陈父也很少再像往常一样,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去打牌。
反倒是因为有个铺子,带着卖些瓜子、糖果什么的,巷子里无聊的老头子倒是常来坐坐,和陈父天南地北地聊聊天。
只是陈玉宁和陈父家的空出来往外租的房子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
眼瞅着这都已经是深秋了,刘一的县际公路,也快要完工了。
因为是和另外一个大工头合包,所以进度委实快。
刘一也想,早点抽身。
现在公司刚刚成立,还有不少事务和手续要忙。
关先生说的新城项目的招投标,也需要多跑跑。
幸亏是早早买了车的,这一点上,刘一又佩服陈玉宁的魄力和先见之明。
所以关于陈玉宁性格和生孩子之前的变化,刘一也没空去多想,只当她是为人母之后的成长。
陈玉宁挑了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专门和厂里请了假,去学校门口的门卫室。
一进门,看着陈玉宁提了一袋子水果,门卫大爷的态度也客气不少。
“你这是来打听孩子上学的事情?”
“不不不,我来打听新分配的老师。”
门卫大爷看着眼前这个打扮得体时髦的年轻女子,看起来也不像孩子上小学的样子。
笑着摇了摇头。
他在这个学校当门卫,是沾了点副校长的关系的,但是一般人觉得不过是个门卫,所以少有人会主动和他套近乎。
但是陈玉宁不同,她早早就知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明白这样子不起眼的职位上,很可能就是一位扫地僧,至少,关于学校里的老师,门卫大爷绝对门儿清。
“你打听新分配的老师干什么呀?”
陈玉宁假装局促地搓了一下手,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口:“因为我们家里困难嘛,改了两间房子,想着。”
“哦~我明白了。”门卫大爷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尾音拖得老长。
“女娃娃,那这租金,怎么算?”
“可以面谈。我这边给您写个条子,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大爷,您看方便的话,给需要的老师。”
“那没问题,我看那些新分配来的,都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娃娃。要是女房东,也就好呀。”大爷摆出长辈的姿态,似乎关心着自己口中的年轻后生。
从门卫室出来的陈玉宁,脚步轻快不少,这个门卫大爷倒是热心肠。
以后,可以让陈父,闲了多来转转,以后孩子上学什么的,没准能有帮得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