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宫前争论的这两人。
一个是楚国公子景涵,另一个则是楚国战神项燕。
项氏一族乃是楚地的名门望族。
世代将楚。
其影响力与秦国的蒙家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项燕之名或许很多人不知道。
但他的孙子,绝对耳熟能详。
就是那个与刘邦争夺秦末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
当然,此时的楚国还未被秦所灭。
项氏一族也仍就效忠着楚国。
刚得知秦国出兵燕国的消息后,项燕便急匆匆赶到王宫,想要求见楚王负刍。
劝说负刍出兵援燕。
正巧被同样要进宫的景涵撞见。
这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柱国!秦国发兵攻燕一事,大王已经知晓了!你先听我说啊!”景涵继续拉着项燕。
听他如此说,项燕这才停下脚步,满脸凝重的问道:“既然大王已经得知此消息,为何还不发兵援燕?”
“是找不到统兵之将吗?若无人去,我项燕愿往!”
“不不不,不是找不到统兵之人,”景涵无奈的叹了口气,“柱国,我楚国如今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王刚继位不久,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如此情况,根本无力出兵援燕啊!”
“一切,得以本国为主,等国内局势安定下来,才能考虑是否出兵啊!”
“你!!”
项燕挣脱景涵的手,指着他的鼻子,瞬间怒了。
身为楚国公子,居然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
如今这天下,韩赵皆被秦所吞,秦国的虎狼之心可谓人尽皆知,誓要将六国尽数兼并。
剩下的四国中,魏国与燕国都弱小,国内兵力所剩不多。
齐国又是强秦的盟友。
唯一一个有能力与秦国掰掰手腕的,就只有他们楚国了。
若是让强秦将燕国消灭。
楚国孤掌难鸣。
对抗起秦国来必然会举步维艰。
都这样了,还说要以国内局势为重?
那些小打小闹的叛乱,至于花这么多精力去管吗?
支援燕国和所谓的稳定局面,孰重孰轻看不出来吗?
可景涵毕竟是公子身份。
就算项燕再怎么愤怒,也不能做出伤害他的举动。
要不然早就对他拔剑相向了。
“柱国,你先别生气,”景涵又开口了,“你想想看,就算大王即刻出兵援燕,我楚国到燕国路途有多遥远?”
“大军一路上要跋山涉水,等抵达战场,燕秦之战恐怕早已结束。”
“到时候,我们援助燕国的这支军队必将成为弃子,被秦军剿灭...”
“如此,还有必要出兵援燕吗?”
项燕冷哼一声:“那就坐视不管,眼睁睁看着强秦覆灭燕国,然后腾出全部力气来犯我楚地?”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就算楚王负刍同意出兵援燕,短时间之内楚国的援军也赶不到燕秦战场。
极有可能做无用功。
但却不想放弃尝试。
万一燕国给力,能抵挡住秦军一段时间呢?
项燕本就不是那种听天由命之人。
只要还有机会,他就不想放弃。
所以才会急急忙忙的想进攻面王,让楚王负刍出兵。
“话也不能这么说啊,”景涵有些尴尬,但还是强撑着辩解道,“我楚地幅员辽阔,又带甲百万之众,就算秦国真想对我出手,也不一定能得逞。”
“而且柱国你看,秦军攻燕,燕王自己都没着急,甚至都未派遣使臣向我楚国求援,你反倒着急起来了,何必呢?”
“没准燕王与燕国群臣已经想到应对之策,能让秦军退兵呢?”
项燕:“。。。”
见项燕沉默,景涵以为自己劝说奏效,趁热打铁道:“大王日理万机,政务繁重,柱国还是别去打扰大王了。”
不曾想项燕已是心如死灰。
楚王不重视,楚国臣子还费心阻拦。
就算他进宫见到负刍,恐怕也无法说服他出兵援燕了。
内心长叹口气,干脆转身离去。
楚国这边的小插曲,姜晨自然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这一天,将王翦大军送上路后,嬴政带着蒙毅。
两人乔装打扮,再次穿上常服,走在咸阳街市中。
“大...大人,你说先生他还记得咱们吗?”
马上要再次见到姜晨,蒙毅有些小激动,一边往前走,一边向嬴政开口询问道。
嬴政恍然一笑:“先生乃神人也,不过几日不见,如何会忘记?”
“也是!先生那般神算,说不定早就算出咱们今日要来见他。”
直到二人来到熟悉的地方。
在姜晨摊位前驻足...
“额...先生人呢?”
看着空荡无人的摊位,二人陷入沉默...
ps:新书启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等各种支持!!!
投一点吧,就一点,真就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