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夏,两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也是开始在大明最后关头走上历史舞台。
谁也没有想到,更没有猜到,崇祯竟然如此快的起用了一直关押在大明诏狱的两大人物。也许是崇祯觉得满朝文武都已经不再是国之栋梁,也许是对朝臣已经完全失望。五月初,崇祯也是直接将身处牢狱之中的孙传庭、侯恂,直接叫了出来。
这次崇祯再没犯之前的老毛病,对于孙传庭也保持了足够的忍耐力。没有再象上前一般,话不对耳,对方若是不知收回或者请罪,便直接扔进黑牢。而孙传庭在牢狱之中呆了二年有余,也是大大磨砺了性格,说话已经没有之前的那般冲了。
而候恂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孙传庭那般大的威名,但是在明时,却是一个风云人物。并不是他有多么的牛叉,而是他先后发现了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袁崇焕和左良玉。他们两个都是被候恂慧眼相中,从一介无名慢慢走至天下闻名,史书留名。
双方寒喧了片刻,崇祯也是正式将话题引到开封城,以及已经开始变得糜烂不堪的河南,焦虑不堪的问道,“孙爱卿,官军大败于河南,十数万大军尽没,对于河南,不知孙爱卿有何良策?”
“圣上容禀,流贼虽然势众,但是委实不足虑。流寇围攻开封数月不克,何也?乃开封城众志成城,人人敢战也!而流贼之所以能胜王师,并非他们战力过人,而是我官军之中畏敌怯战之辈为害匪浅!只要解决了官军内部这些视国事如儿戏者,官军所至,必所向披靡!”孙传庭明显也是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功课,此时根本不加思索,便继续道,“眼下局势虽然危急,但却还未到束手无策之时,曹总兵,王总兵的关宁铁骑损失并不大,还有大半战力在。虽然进攻或者不行,但是屏蔽京城安全还是没有问题。只要再让闯贼大折一批人马,局势便可安定下来!”
孙传庭的话也是让一直焦虑的崇祯精神大振,如今朝堂之上,一谈到流寇,便是万马齐暗,一潭死水。如孙传庭这般既能有信心,又能有对策的人根本没有一个,对于放出孙传庭,他更是心中窃喜不已,当下也是急声问道,“爱卿有何良策击败闯贼?”
孙传庭瞥了一眼身边的候恂,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决堤!”
崇祯心中一震,双眼定定的瞪着孙传庭,一时也是说不出话来。虽然崇祯之前对于开封了解不多,但是开封危局以来,崇祯的目光也是开始关注于开封,明白孙传庭所说的意思。决堤也许能够重创流贼,但是开封城也是同样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崇祯目光缓缓游移到候恂身上,却是见到候恂也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心中也是了然,两人到来之前肯定已经对此商议过了,达成了一种默契。但是崇祯毕竟不是孙、候二人,他不能象二人一般只考虑军事成果,他也得考虑做出这种事情后的政治后果!
崇祯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孙爱卿,若是朕任命你为中原五省剿匪总督,你可愿意赴任?”
崇祯这话的意思,已经是默认了孙传庭的提议,但是孙传庭却是毫不犹豫的拒绝道,“圣上,微臣不愿!微臣愿回陕西,练西北能战之兵!而且微臣方才之言,只是治标。若是治本,微臣有上中下三策,请皇上斟酌!”
崇祯心情更是大好,满朝一帮文武能让他们拿出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主意都是不可能,而孙传庭竟然已经有了三个方法,对于孙传庭这种些微的冲撞也是选择性的无视,满面春风的说道,“爱卿请讲。”
话一出口,孙传庭传有些悔意,这时见崇祯竟然没有丝毫怪罪,顿时精神一振,道,“上策,莫过于,微臣在陕西选练精兵,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出潼关而战流贼于中原。微臣收复一地,朝廷便即下派赈济,如此,稳步前推,最多三年,流贼当被消灭殆尽!”
崇祯眉头一皱,这种方法虽然稳健,而且效果极佳,便是奈何如今朝廷粮饷短缺,根本不可能实现,轻轻摇摇头,“朝廷粮饷不足,此策不通。”
“中策,固守陕西、京畿,放弃中原,安抚治下,赈济灾民,练兵待流贼进攻。流贼只擅于流窜,攻城能力极弱,只需等待彼慢慢消耗其兵力,等待粮饷充足,时机合适之际,官军云集施以雷霆一击,穷追流贼于绝地,一朝灭其根基!”对于崇祯的回答,孙传庭丝毫没有意外,直接说出另外一策。
“中策可行,只是孙爱卿觉得多久可以实现?”对于中策,崇祯也是觉得十分的合适,放弃中原虽然不好听,但是集中物资防御,既让官军兵力不致于过于分散,又能有效的保住重要地段。
“微臣不敢欺君,此策微臣反复盘算,最少也得十年以上。”孙传庭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其实这已经是他说低了,主要是官军想要再次恢复实力,没个十年之期,根本就是妄想。
崇祯沉思一下,还是觉得时间实在太过于久了,而且十年之内,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变化,意外因素委实过多,不置可否的道,“爱卿试说下策一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