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翊临时整合了三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已经让他后勤处于崩溃的边缘。
然而此时此刻,孙翊正处于赌国运的关键时刻,他必须下重注,才能在袁曹之战的关键时刻火中取栗。
三万人跨省搞事,自然不会冒冒失失的胡乱冲杀一阵。
这原本就是孙翊在江东和鲁肃等人商议了大半个月的战略计划。
第一步,以平定庐江之乱为幌子,调集重兵前往庐江。
平定李术叛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鲁肃和诸葛瑾都没有怀疑能不能打得赢。
他们算计的,是借着这次机会,名正言顺的把兵力集中到庐江,而不引起曹操过大的警觉。
虽然曹操如今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北方,但该有的防御,也并未松懈。
特别是对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的防御,曹操更是殚精竭虑,精打细算。
虽然某一处的守卫力量可能不多,但如果给他时间反应,以荀彧的调度能力,曹操在南线也能很快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孙翊是年轻人,不讲武德,要的就是来骗来偷袭。
出兵平定李术叛乱,即便曹操得知了消息,最多也就关注一下,毕竟孙翊不可能穿过叛乱地区,到自己的领地内搞事情。
只不过,孙翊半天就攻破了舒县,击杀了李术,这个速度大大出乎了曹操和荀彧的预料,以至于他们想要有所反应,可之前因为预判失误,曹操已经暂时把能集中到的资源全都集中到北方战线去了。
面对孙翊来势汹汹,荀彧此刻想要重新规划资源分配,却显得有心无力。
而孙翊的大军在冲进寿春境内后,就分成了数十个千人小队。
这些小队在寿春不干别的,就认准了一件事。
抢人!
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有上百个村镇的百姓被江东军整体转移。
而这,就是孙翊和庐江的世家大族们进行的第一次利益交换。
简单来说,孙翊这次和庐江的一些本地世家们谈好了条件。
孙翊出兵去寿春掠夺人口,然后由庐江本地的世家们接收这些人口。
而庐江的本地世家们,则给孙翊提供大量的钱粮,用来保障孙翊的后勤补给。
看上去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合作,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信息,却足以让很多世家对孙家政权改观。
孙翊,真的和孙策不一样!
其实孙翊现在的做法,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照抄曹操的作业而已。
在孙翊眼里,曹操真乃三国第一滚雪球大师。
曹操从陈留起家开始,至始至终贯彻到现在的行事作风,就是拉拢本地世家,一起去切外地世家的蛋糕。
特别是徐州屠城那会儿,曹操屠的不仅仅是城,而是要把徐州本地世家的根基给毁了,这样才能方便跟随他的兖州世家到徐州去切割蛋糕。
而正是曹操的这种行事作风,才能让他的口碑极端的两极分化。
跟随曹操的本地世家,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自然对其交口称赞。
外地世家对曹操深恶痛绝,各种曹贼汉贼喊得飞起。
孙翊的做法比曹操温和一点,杀人屠城的事儿他干不出来,但强行转移百姓,肯定也少不了流血冲突,这种时候,孙翊也不会心慈手软。
每留下一个百姓,就是给自己将来北伐多增添一份阻力。
这样一想,孙翊的心情就明朗起来。
转移百姓的干劲就更大了。
寿春的官员面对孙翊的行为,完全不敢乱动。
现在孙翊只是在村镇里转移百姓,并没有对寿春主要的县城下手。
此时许都那边也没给出明确的命令,要是激怒了孙翊,把战争事态升级,寿春的官员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荀彧和张承的谈判也陷入僵局。
曹操让荀彧能拖就拖,可张承那边似乎也完全不着急。
似乎孙翊的意思,也和曹操一样,能拖就拖。
最好拖到把寿春的人口给搬空了,双方再坐下来慢慢谈。
荀彧当天就把最新状况送给了官渡的曹操。
曹操看到荀彧亲笔信后,气的头风病又双叒叕犯了。
这个小子,真的让我好难受啊!
你抢那么多人回去,你有粮食给他们吃吗?
啊?庐江的世家们把这些人给内部消化了?
那没事了。
“司空,事到如今,也只能先稳住那孙翊再说了。”
“司空,奉孝说的没错,再和那孙翊斗气,只怕损失会越来越大。”
“司空,何必与那小儿争一时之气呢?等司空腾出手来,早晚能让他连本带利把今天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军师团集体表态,不带半点犹豫的,曹操也知道这群智囊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寿春那边兵少将寡,他们空有一肚子的战术打法也全都白给。
“传令荀彧,赶紧把孙翊那小儿给我打发了!”
曹操总算是选择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