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杰克,安妮,你们到了!快,快过来!”
一个中年男子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满头灰色的短发,微微透露出时光的痕迹;健硕修长的身型,看起来丝毫没有四十岁的模样,身穿着旧金山49人主场的十四号球衣,不仅没有丝毫的不适,反而更加轻便放松。
这名男子叫做李末年,移民二代,父辈早早地就来到了旧金山,他是从小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年的。现在在一所中学里任职,橄榄球校队的外接手教练,完全是一名真正的业内人士。
当初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之中,进攻组教练诺姆-周就是一名亚裔,他是韩裔的移民后代。其实在橄榄球领域之中,亚裔的从业者远远比想象中更多;不过,高中和大学球场之上活跃的球员,数量就立刻急剧减少了。
这一次,华人社区组织前来烛台球场观看比赛,活动发起人是华人团体,但负责组织以及执行的则是李末年。
尽管,李末年就职的中学,橄榄球实力平平,他也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大人物,但毕竟还是专业人士。对于那些门外汉来说,就连购买门票的弯弯道道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橄榄球规则了。李末年也十分豪爽地主动接过了职责,成为了今天活动的最大功臣。
此时,李末年的肩膀和双臂之上都满满地悬挂着旧金山49人的围巾,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移动的人形衣架,热情地招呼着,“来,你们每个人取一条围巾,这是今天的应援道具。当客队进攻的时候,我们就挥舞着围巾,然后发出噪音,破坏他们的战术布置。”
陆正则没有客气,取了两条围巾,递了一条给江攸宁,同时开口询问到,“现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开口就行。”
李末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当然,你现在可以去找陈真真吗?她带领着一个小团队,负责一会的现场应援,但他们都不熟悉烛台球场,也不知道看台的具体位置,所以,麻烦你们带着陈真真他们一起进场,完成布置,可以吗?”
“没有问题!”陆正则立刻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抬起脚就准备和江攸宁一起进入球场,但李末年的呼唤声却让他停下了脚步。
“杰克。谢谢。”李末年认认真真地说道,陆正则还以为是感谢自己的帮忙,他轻笑了起来,“比不上你,我仅仅只是帮一点小忙而已。”
但李末年却摇了摇头,“不,我的意思是,谢谢你支持陆恪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都知道,对于华人父母来说,同意孩子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而不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地进入办公室,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陆正则微微愣了愣。
对于亚裔移民来说,他们总是如此。虽然生活在另外一片土地,背井离乡,但他们却始终拒绝融入社会,而是固执己见地遵循着自己的传统价值观,持续生存下去。
渐渐地,一代移民、二代移民和三代移民之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年轻一辈的移民后代也陷入了一个空档之间——无法在自己原本的文化之中找到归属感,同时也无法在移民社会之中找到立足之地。
陆恪成为联盟之中第一位首发的华裔四分卫,有部分是身体天赋所带来的桎梏,但还有部分则是传统观念所带来的局限。
在陆恪之前,非混血儿的华裔球员,联盟历史上仅仅只有王凯一个;但父母之中部分血统来自华人的混血儿,此类球员就着实不少了。可以归咎于天赋原因,同样,还有文化和传统的部分原因。
正如李末年所说,不管历史的创造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陆恪是否肩负着历史重量前行,但作为NFL之中开创历史的一名球员,陆恪的每一个脚步都正在改变着无数人的未来。
曾几何时,李末年自己亲身经历着如此挑战和困难。
作为年逾四十的移民二代,在二十年前,陆恪走过的道路,李末年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一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要说加入NFL,成为一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了,即使是成为一名橄榄球教练,他也背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现在,事情终于开始慢慢地发生了改变。
远的不说,至少现在,旧金山的华人团体不仅仅第一次观看橄榄球的比赛,而且还是他们第一次抱团组织起来,参与到美国的主流文化之中。自姚/明登陆NBA以来,这样的时刻真的是久违了;而这一次更进一步,加入了全美第一运动的行列之中。
也许,未来有一天,他们还会团结起来,为华人在美国、在海外争取更多的权益,不仅仅是体育的,还有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崛起,还是所有海外华人的崛起。
这很困难,更是遥远,但,谁知道呢?历史的脚印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落了下来。
看着陆正则和江攸宁愣神的神色,脑海之中激荡起回忆的李末年,开怀地大笑了起来,掩饰着鼻头微微发酸的哽咽,“我只是想说,谢谢。谢谢你们敞开心胸,接纳了孩子的不同;至于其他的,我希望有机会当年好好感谢一下陆恪,这是他赢得的,也是他应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