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势,由诸侯,不由黄巾。
黄巾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关键就是人才缺失。
就算是黄巾起义的三位大佬,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的学识,才能和军事能力都极为差劲。
单有数百万的起义军,却被数万官兵和各大世家豪族组建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
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核心人才掌控大局。
当时,诸葛瑾也看透这一点,并不觉得以自己一人之力可以帮助黄巾起义成功,失败是必然的。
再者。
就算是诸葛瑾现在以黄巾仙师的身份振臂一呼,他要面对的局面可想而知。
除了兖州黄巾会响应之外,其余州的黄巾可能都会观望。
如此分散的兵力,无法完全统筹。
诸葛瑾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在附近诸侯们的围剿下存活下来。
何况。
黄巾的实际战斗力很差,与正规军在素养、纪律和装备上都有很大的差距,结果都是不言而喻的。
再退一步。
即便是诸葛瑾可以凭借自己的一手力量,力挽狂澜,但今后黄巾的发展也得不到其余人才的认可,前来投效。
久而久之,诸葛瑾一人哪能支撑的了庞大组织的运转?
即便是他的弟弟诸葛亮,在蜀汉后期事事躬亲,落得一个吐血而亡的下场。
诸葛瑾可不敢如此放肆。
他除非是自己傻,否则可不会当这个出头鸟。
对于管亥的提议,诸葛瑾毫不犹豫的拒绝。
好说歹说。
诸葛瑾总算是劝住了管亥等人,让他们明白天下局势已经不由他们黄巾,不由他们太平道。
管亥面色惆怅,十分犹豫,问道:“那师父,我们真的要去投靠那曹操吗?他不过一个无名小卒。”
无名小卒?
诸葛瑾露出一副古怪的神色。
现在的曹操,已经是名声鹊起,凭借七星刀刺杀董卓,而后以假传诏书发起十八镇诸侯联盟讨伐董卓。
这些足以让曹操名声大燥,管亥却看不上曹操。
诸葛瑾只能说道:“你以为,你师父我会随便找一个无名小卒辅佐不成?”
何况,曹操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历史上手段最狠辣,强大的几位丞相之一,曹操可以排的上前十。
与吕不韦、霍光等人相提并论。
管亥闻言,细思极恐。
他倒吸一口凉气,若有其事,问道:“师父您……”
管承也看了过来。
诸葛瑾微笑着点点头,给予他们肯定的回答。
他穿越而来,自然知道汉末需要去投靠谁,才能完成最快的积累,横扫天下。
管亥闻言,和管承对视一眼。
他们眼神交流一番,迅速坚定,面色肃然。
管亥和管承连忙站起身来,连带着其余大小头目也纷纷站起身来,在诸葛瑾面前站成两排。
管亥面色严肃,抱拳道:“师父,从今往后,我管亥就追随师父,一切事务,任由师父差遣。”
“但凭仙师差遣!”
在场。
黄巾大小头目总计十六个,除去管亥和管承之外,还有十四个,武艺中下,只能算作是一介普通校尉水准。
虽然并无太大作战力,但忠心耿耿,对诸葛瑾这个仙师坚信不疑。
诸葛瑾颔首答应下来,吩咐下去,说道:“尔等编入曹操部队之后,不用泄露我仙师的身份。”
管亥等人虽然不解,但依旧遵从诸葛瑾的命令。
“好了,你们下去收拾兵马,民众,将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幼妇孺分出,留作今后屯田之用。”
诸葛瑾现在就开始吩咐,盘算这百万黄巾的去留。
他可以做出对策,最后还需要曹操定夺。
随后,诸葛瑾又详细说了几条内容,先让管亥等人去忙碌,免得到时候慌慌张张,手忙脚乱。
很快,十四个大小头目纷纷领了诸葛瑾的命令离开,仅剩下管亥和管承两个。
诸葛瑾看着他们,露出一副沉色。
管亥见此,心中一惊,不敢多问。
管承亦是战战兢兢。
许久,诸葛瑾开口,语重心长,对着管亥说道:“管亥,你若是信得过我这个师父,你现在就需要装作一副身受重伤,无法指挥兵马的惨状。”
什么?
管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诸葛瑾要架空自己。
但,诸葛瑾何必多此一举?
管亥之前就说过将兵马全部托付给诸葛瑾,那现在为何……
诸葛瑾耐心解释,说道:“管亥,你可知道这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对于你黄巾的出身会十分芥蒂。”
“今后你在曹操麾下,必然会被逐步架空兵权,留一个闲职。”
“若是曹操狠点心,可能还会设计陷害杀你。”
诸葛瑾并非危言耸听。
曹操接纳数百万的黄巾,无论是兖州黄巾,还是青州、徐州黄巾,有头有脸的黄巾渠帅都消失的没有踪影。
他必然不会将兵权,交到黄巾余孽的手中。
这很危险。
管亥面色沉凝,极为不悦,他看向诸葛瑾问道:“师父,您让我装作身受重伤又是为何?”
他十分不解。
既然曹操不会放权自己,那他又为何要臣服在他的麾下。
诸葛瑾笑道:“曹操有雄心大志,可以收拢蛟龙猛虎,但对于一只病虎而言还是不会痛下杀手。”
“何况,他曹操也不会畏惧一只病虎。”
诸葛瑾呵呵一笑。
管亥恍然失笑。
“当个病虎吗?”
“就听师父的!”
……
诸位彦祖,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