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走了。
他去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兵兖州。
黄巾军势大,虽然战斗力不强悍,但人数众多,就算是抓一百万头猪,曹操也要花费好多心力。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也纷纷投入忙碌的行动之中。
等待明日的到来。
至于诸葛瑾,依旧休闲淡定。
他用过午饭之后,便去郊外查看了一下八百黄巾的营地。
现在。
他们还未形成真正强大的战斗力,需要训练,令行禁止等,诸葛瑾还未将陷阵营的名号赐给他们。
等到什么时候,高顺带着这群黄巾贼震撼战场的时候。
陷阵营的名号就可以出世。
到时候,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口号也会响彻整个华夏大地。
郊外。
诸葛瑾身边还跟着一队的护卫,是曹操特地安排人过来守卫。
说是担心诸葛瑾的安危,其余想法不言而喻。
诸葛瑾表示好笑,心中暗道:“这曹操也是多此一举,若是本公子想走,就算是一万兵马也拦不住。”
他摇了摇头,并不拆穿。
多几个人打下手,也少了一些麻烦。
郊外。
诸葛瑾远远就看见一群虎背熊腰的大汉们在训练,大声呼喊,每个人都用处了吃奶的劲训练。
尤其是裴元绍和周仓。
他们作为高顺的左右手,很是卖力,身先士卒,训练的最带劲。
就算是初春的太阳,也闹的一身的汗水。
诸葛瑾见此,甚是欣慰。
“升平。”
诸葛瑾朝着高顺喊道。
他的声音不大,但穿透力极强。
高顺回头,看到诸葛瑾,也不停歇训练,吩咐裴元绍和周仓继续操练士兵,自己则是小跑着过来。
“公子,您来了。”
高顺抹掉额头上的汗水。
他乐在其中。
早年他就在乡里训练过一支民兵,战斗力虽然不强,但纪律严明,可是击退过不少次胡人的进攻。
这一次他麾下训练的可是黄巾精锐,各个五大三粗,战斗力不弱。
不过半个月。
这战斗力哇哇就上来了。
诸葛瑾很满意,笑着称赞道:“升平不愧有大将风范啊,这没过三天,就把这群小兔崽子给训练的服服帖帖。”
黄巾可不是好管教的家伙。
尤其是这些膀大腰圆的黄巾精锐,哪个不是乡间田里的一霸,要管教他们不下点心力还真搞不定。
自从裴元绍和周仓带着八百黄巾投降之后,高顺就接手对他们的训练。
不出三天,就已经拧成一股子气。
这练兵手段堪称天下第一。
高顺听到诸葛瑾的称赞,连忙谦虚道:“这都是公子教得好,要不然,我也没办法这么快就收服这些莽子的心。”
这是高顺的实话。
原先高顺有练兵之法,但无收心之能,诸葛瑾因材施教,让高顺打入其中,将这群刺头一个个全部打服。
这才让八百黄巾心服口服,听从高顺的指挥。
固然有诸葛瑾的建议,但高顺还是执行人。
诸葛瑾看着远处不断挥洒汗水的八百黄巾,说道:“不用着急,接下来的大战还不需要你们出马。”
高顺一听,当时就急了。
他喘着粗气,急忙说道:“公子,这战斗我们可以的!”
诸葛瑾看高顺那猴急的样子,不由笑骂道:“升平啊,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你看你们身上连甲胄都没有,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这拉出去战斗,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高顺一看,还真是。
黄巾本就是起义军,没有一点规范,使用的兵器五花八门,好一点的有长枪、长矛,差一点的也有一把菜刀,杀猪刀。
其他像是扁担、木棍、叉子等,应有尽有。
周仓和裴元绍麾下的八百黄巾都是精锐,使用的武器都十分锋利,大刀长矛应有尽有,但也都是五花八门。
锤子、叉子、戟、甚至还有飞轮。
高顺丢得起这个人,诸葛瑾也不愿承认这是他麾下的部队。
高顺见此,面色一红,尴尬的挠挠头,说道:“公子教训的是。”
他只注意到部队的战斗力,在装备上则是疏忽了。
诸葛瑾边走边说,吩咐道:“升平,接下来半个月一个月时间内,你们只管训练,前线打得再激烈也不关你们什么事。”
高顺虽然跃跃欲试,但也十分无奈。
“不过嘛。”
“此战过后,本公子会给你们凑齐八百战甲,八百长枪,装备给你们武装到牙齿,到时候准备惊艳世人即可。”
诸葛瑾一席话,可把高顺给燃坏了。
为将者。
最希望自己麾下,拥有战无不胜的兵马,像是自己的手臂,想要哪里就打哪里。
如果再装备上最好的装备,那则是如虎添翼。
高顺大喜,连忙拜谢。
诸葛瑾巡视完郊外的营地,询问了一番伙食之后就放心的返回院子。
直到次日。
曹操望眼欲穿下,终于等到了他的好友。
济北相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