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是一个固执的老爷子。
可以说是文人风骨。
董卓敬重他,蔡邕也会做出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即便董卓与天下人为敌,施行暴政,蔡邕也会站在他那一边。
诸葛瑾得知自己劝不了蔡邕,把目光放在蔡琰的身上,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蔡琰。
必须和他走。
她的未来太过凄惨,诸葛瑾有必要扭转这个局势。
蔡邕年老,没有多少年岁可活,但蔡琰年少貌美,可不能白白葬送在长安城的内乱杀伐之中。
诸葛瑾的眼神很锐利,蔡琰这小姑娘哪里顶得住?
她羞的低下头。
蔡邕见此,哈哈大笑,说道:“子瑜啊子瑜,若是你早些时间拜在我门下,昭姬也不会远嫁河东卫家。”
说到这里,蔡邕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群白眼狼,竟然还污蔑我家昭姬克夫,简直愚昧无比,岂有此理。”蔡邕提起这个,胡子就开始翘起来,看起来气得不轻。
蔡琰闻言面色一暗。
她克夫的名声,在洛阳城、长安城传遍了。
这也是她返回蔡家,也没有多少人上门提亲的原因。
怕了。
担心蔡琰嫁过去,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给克死。
对此,诸葛瑾是不信的,义愤填膺,说道:“老师说的是,这群人的风言风语实在可恶,对小师姐极为不利。”
蔡邕点点头,很认可诸葛瑾的说法。
他看向诸葛瑾,满眼的欣赏和满意,说道:“说到底还是差了些缘分,如若不然我也会将昭姬许配给子瑜你啊。”
在蔡邕眼里,诸葛瑾就是个完美的女婿。
才华横溢,面容俊朗,性格绝佳,再加上一手出奇的才学和谋略,在这大世中必然有他一席之地。
若非诸葛瑾小了些,蔡邕当时也和河东卫家订了婚约才导致诸葛瑾和蔡琰没有结果。
说到这里,蔡琰的面色明显是不对劲。
不知道是高兴的还是,遗憾。
诸葛瑾对此并无太多遗憾,笑道:“老师若是不离开长安城,小师姐……”
他没说透。
老爷子要自己做主,但结果诸葛瑾已经猜到。
蔡邕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欣慰的笑了,说道:“昭姬,回去之后你便收拾收拾,随子瑜去吧。”
他很清楚诸葛瑾的手段。
只要他说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长安城暗流涌动数年时间,会在诸葛瑾手中爆发出最大的纷争。
他蔡家虽说是名声响亮,但终究只是一个文人世家,手中无实权,没有兵马,在乱世之中就是活靶子。
蔡邕还有个名声可以混日子,但他去世之后,蔡琰就孤苦零地。
他需要为蔡琰考虑。
诸葛瑾说长安会乱,长安必乱。
这是蔡邕,对自己最得意学生的信赖。
诸葛瑾,有这个泼天手段。
蔡琰沉默良久,最后还是点点头答应下来。
这副态度。
彻底坐实,蔡琰对诸葛瑾的心意。
若非心有所属,蔡琰可不会抛弃自己的父亲和一个男人离开,这相当于托付给诸葛瑾,要他照顾蔡琰。
蔡邕欣慰一笑,捋着胡子眉角一翘。
“子瑜你未婚配,昭姬恐配不上你……”
闻言,诸葛瑾连忙反驳。
“老师别这么说。”
据他所知,昭姬还没到河东那肺痨鬼就一命呜呼。
蔡琰应该还是守身如玉,洁身自好。
区区一个名分。
二婚女人,诸葛瑾也不在乎。
蔡邕看诸葛瑾的意思十分欣慰,说道:“老夫还是没看错你诸葛子瑜,世人皆对我女儿避之如蛇蝎,唯有你子瑜待之如从前那般。”
“琴瑟和鸣。”
克夫女人,在汉末可是一个大忌讳。
若非胡人南下劫掠,蔡琰可能单身一辈子也不会再嫁。
蔡琰被说的羞涩难当,面红耳赤,不愿再听下去,羞涩的走开,石亭之中只剩下诸葛瑾和蔡邕两人。
人一走。
两人也放开了。
诸葛瑾说道:“老师,您真的不跟学生走吗?”
长安内乱。
历史上的蔡邕因为去给董卓收尸,最后也被斩杀,可叹。
诸葛瑾于心不忍,还想要再劝劝。
蔡邕感慨一笑说道:“子瑜啊,老夫这一辈子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最后也不想继续奔波下去,留在这大汉都城见证最后的辉煌。”
“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说到这,蔡邕也下定决心,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说道:“子瑜,你要离开之前只会于老夫,老夫会让昭姬出城与你会合。”
“到时,昭姬会将焦尾转赠与你。”
焦尾琴?
历史四大名琴之一,传说中浴火而生的古琴。
诸葛瑾见过几次,那是蔡邕的命根子。
若非焦尾,蔡邕也达不到琴圣的境界。
诸葛瑾心中欣喜,却也露出一副拒绝的神色,说道:“老师大可不必,学生有青荷,这把焦尾便留给昭姬师姐,让她作为一个念想吧。”
闻言,蔡邕摇摇头。
他毫无割爱的忍痛感,而是一副欣喜模样,说道:“焦尾能够遇到一位真正的琴圣,是它的福气,子瑜你就别推脱了。”
“昭姬跟着你,老夫也放心。”
诸葛瑾听到这里也不再强求,答应下来。
二者详聊一会儿,忽然听得高顺来报。
“公子,吕布回来了、”
……
单机怪,就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