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李鸿章的计策
光绪帝话刚说完。
李鸿章三位大臣像是早就约定好的一般。
拱手回答道:“臣,遵旨!”
“臣,领旨!”
这倒是出乎了光绪帝的意料。
这三位大臣竟然没有相互推脱,这还是他在朝堂上头一次见到。
就在光绪帝怀疑是不是三人有什么诡计的时候。
李鸿章拱手出列,恭敬的说道。
“启禀皇上,臣等可出兵镇压各地造反刁民,可这沈飞一日不除,各地便一日不得安稳。”
“依臣所见,还是应该先除掉沈飞为好。”
话音刚落。
曾国荃,左宗棠二人也是走上前。
赶紧附和道:“祸乱之源,始于沈飞,大清若想长治久安,就不得不除掉沈飞。”
他们三人说的话。
光绪帝怎能不知?
甚至可以说,整个朝堂之上,最想沈飞死的。
莫过于他这位皇帝了!
“那好,朕命你们三位即日出兵,征讨沈飞!”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光绪帝一改口风,直接命三位大臣出兵江州。
现在沈飞刚占领江州。
还没来得及布防,正是三军出动的好时机!
可三位大臣却连连摇头。
“启禀皇上,微臣倒是想出兵,可就怕到时候又伤了大清的脸面。”
李鸿章摆出一副只恨自己无力杀贼的样子。
光绪帝见状,诧异道:“爱卿何出此言?”
“皇上有所不知,那沈飞之所以能占领江州,皆是因为他有一种可怕的火器!”
“据旁人所说,那火器长二尺六,枪口不过指头大小,却能连射多发子弹,威力惊人!”
“臣认为,这恐怕是洋人最新研制的火器!”
李鸿章把自己探子打听到的消息,尽数说了出来。
果不其然。
光绪帝听完他说的话后。
一脸震惊,惊呼道:“洋人?”
“他们怎么会贩卖火器给沈飞那厮呢?”
光绪帝不可置信。
他们大清自从被船坚炮利打开国门后。
就没少向洋人购买火器。
可洋人卖给他们的火器,不是淘汰下来的,便是高价售出的。
购买火器,便花费了整整半个国库。
所以大清购买火器之后,也只是放在军火库里,不舍得拿出来使用。
“皇上,您可别忘了,沈飞那厮可是将国库的东西都给搬空了。”
“他要是用国库里的真金白银全部换洋人的火器,洋人能不卖给他吗?”李鸿章继续解释道。
说到这里的时候,光绪帝倒是听信不少。
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银子。
他也不知道。
知道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死去的慈禧太后,另一个便是沈飞了。
如果真如李鸿章所言,国库里钱财众多。
全都被沈飞换了火器,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甚至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有这种可能。
要不然根本解释不通。
沈飞怎么就靠三千人马,把整个江州给攻占下来的。
就算他把云港城的壮年全拉去当兵,也不至于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啊!
“那依李中堂所言,朕应该如何才能解决掉沈飞。”
光绪帝的语气已经变得平和许多了。
既然李鸿章能说出这种话。
就一定有了相应的对策。
只见李鸿章突然把手伸出袖子,露出三根手指。
缓缓说道:“臣有三计,下计是大清出兵,依靠兵卒之众,拿下沈飞,不过损失惨重,有辱大清颜面。”
“中计,则是向洋人购买最新火器,到时候大清定能拿下沈飞。”
说完前两个计谋后。
不仅是光绪帝,就连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是颔首摇头。
出兵乃是最下计,自然不在考虑之中。
可这中计,购买火器......
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呢?
而且到时候等清兵熟练使用最新火器后,沈飞早就坐稳了江州。
再想攻下来,就没这么简单了。
就在众人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李鸿章缓缓说出了第三个计谋。
“最后这上计嘛,便是借洋人之手,除掉沈飞!”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
对啊!
他们既然打不过沈飞,但洋人总打得过沈飞吧?
更何况沈飞的武器,就是从洋人哪里购买的。
要是能让洋人出兵,除掉沈飞那还不是板上钉钉吗?
光绪帝听完也是不由得点头称赞。
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李中堂,可是怎么才能请洋人出手呢?”
“皇上无虑,我看洋人多是觊觎我大清地大物博之人,不如我们许诺洋人江州百年使用权,百年之后,江州依旧是我大清土地!”
听闻李鸿章的答复后,光绪帝陷入了沉思。
闽州因为地势偏僻,割让给洋人他也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可江州不一样。
江州一直是鱼米之乡,收到的赋税一直不在少数。
让他白白舍弃这么好的一块地方,光绪帝实在有些不忍。
见光绪帝有些犹豫。
其他大臣赶紧劝说道:“皇上请三思啊!”
“这沈飞占了江州,咱们大清再想拿回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与其被沈飞这贼子霸占,不如交予洋人使用百年,咱们立下条约,还怕百年之后,列强毁约不成?”
听完群臣言论之后,光绪帝脸上多了一股决然之色。
“爱卿们所言有理,那沈飞乃是窃国奸贼,与其让他霸占江州反我大清,不如交予洋人,让洋人帮我们建设百年,等百年后坐享其成岂不美哉!”
光绪帝在这些大臣说的话中还加了一些说辞。
其他大臣听见后,顿时感觉自愧不如。
不愧是一国之君。
连百年之后,洋人建设完后的江州都给考虑进去了。
群臣当即跪拜。
大呼道:“吾皇圣明!五皇万岁万万岁!!!”
光绪帝拉起李鸿章。
对着李鸿章语重心长的说道:“李中堂,赶紧派人把列强大使都接到朝堂上来。”
“臣,遵旨!”
李鸿章立刻答应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
各列强的大使们就被八抬大轿请到了金銮殿上。
来的时候他们还在好奇。
平时光绪帝和这些大臣见到他们,就像见到猛虎一般,躲都来不及躲。
可今天却一反常态,竟然还把他们亲自接到金銮殿上了。
这态度......也不像是大清要向他们宣战啊。
只见列国使者们刚一进殿。
光绪帝便让左右太监赶紧给列国使者赐座。
见到光绪帝如此恭敬的态度,列国使者们心里原有的困惑也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