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安的过往背景,锦衣卫已然详细调查了一番。”
将手中的纸条摊开,朱高炽正色道。
“时安从小便在青州长大,家庭贫寒,父母早亡。”
“两年前方才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一路南下,三月前刚到应天府。”
“因其胞弟才被连累诛了三族。”
“一路上,与其结交来往之人甚少,刚来到应天就被请进了诏狱。”
朱高炽双手捧着纸条,将重点简单概述了出来。
此人的生平,实在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杨卿,现在放心了吧。”
朱棣备手走到了烛台旁,嘴角那抹淡淡的笑意,从未消散。
杨荣摸了摸胡子,感慨道。
“是下官狭隘了。”
“不过如此大才之人,竟是一介贫寒出身,其学识谋略上的造诣,实在是让老朽羞愧难当啊…”
胡广也甚是惊讶,这等学识,若是科考,必定能中状元。
“如此奇才,这么多年却是隐于山野之中,可惜,实属可惜!”
若是早早入朝为官,大明又会是何等光景……
胡广和杨荣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
朱棣对着烛台将纸条之上的内容又看了一遍,眼中光芒闪烁,径直转过身来,冲着朱高炽摆了摆手。
朱高炽对这个手势再是熟悉不过,连忙躬身行礼告辞。
片刻后,朱高炽宽大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武英殿。
朱棣方才看向了杨荣。
“杨卿,现在就剩下朕和你们这几个老家伙了。”
“适才你的后半句话,现在可以说了。”
站立于御阶之上,朱棣面无表情,可锐利的目光好似一道利箭,直接射向了杨荣。
“微臣不敢!”
感到浑身一颤,杨荣连忙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此乃天家之事,微臣本不应该妄自猜测。”
“不过既然陛下让臣言,那臣就只得斗胆了,还请陛下恕微臣无罪!”
躬身低头,杨荣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
“你只管说,朕恕你无罪。”
朱棣目光幽幽,径直点了点头。
得到了朱棣的首肯,杨荣这才深吸一口气。
心思一沉,这位内阁次辅抬头看向朱棣,缓缓说道。
“近日,不,不止近日,是这几年。”
“汉王…频有异动……”
听到杨荣说出的名字,朱棣面色微变,整个人的目光瞬间又再度沉了下来。
杨荣面色一正,继续说道。
“甚至还传出汉王胆大包天的言论。”
“再加上汉王早已封藩,却迟迟不往封地就封,行迹已然十分可疑。”
“而前段时间,陛下又开恩,将汉王的封地改到了富庶的青州,可汉王仍旧百般推脱,不愿就封……”
大殿之中,杨荣的话语掷地有声。
朱棣双手背负,深黑色的眼眸之中不断有光芒闪烁而出,若有所思的望着一旁的屏风。
良久,朱棣方才再度调转视线,看向了下方众人。
杨荣的话并未继续下去,也没有必要再点透。
朱棣略感头疼。
不是头疼时安,而是头疼他的儿子们。
看到朱棣表情不虞,杨荣胡广忙问道。
“皇上,您没事儿吧?御医!快传御医!”
朱棣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无妨。”
而后缓缓说道:“杨卿方才所言,朕自有考虑。”
朱棣短短一句话,不怒自威。
语罢,朱棣缓缓阖上眼睛,闭幕眼神。
杨荣,等人见到此景,默契跪拜一番,便先后退出了武英殿。
待到众人走后,武英殿中,除却宫女太监之外,赫然只剩下了朱棣一个人。
此刻,坐在龙椅之上,望着窗外的天空,朱棣的眼神愈发的深邃了起来……
……
翌日。
晨光熹微。
还未到卯时,文武官员们便沿左右掖门而入,陆续进入到了皇宫之中。
直到三刻之后,金水桥外,已然是站满了品级不一的文武官员。
“啪!”
“啪!”
“啪!”
三声鞭响炸起,一阵钟鸣鼓乐之声中,各级官员也是依次跨过了金水桥,来到了太和门外的广场之上。
在万众瞩目之中,一顶巨大的明黄色华盖,自太和门中,缓缓而出!
“拜见吾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朱棣一步踏出,直接坐到了龙椅之上!
“诸卿平身!”
随着朱棣的大手一挥,早朝,正式拉开了序幕。
……
鸿胪唱班,各部官员点卯方才完毕。
百官还未有所反应,便已有一道声音响起。
【各位老爷们求鲜花求评价求数据~作者菌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