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
这黄城里头,占地规模最大的建筑,当属县令府,也就是如今的李府。
可惜就是太荒芜了。
如今有了这些来自宰相府的丫鬟们的操持。
李府肉眼可见的焕然一新。
吃过的瓜果蔬菜,若是留有种子,丫鬟们也很好的利用起来,种进土里,不求它能开花结果,只要来年能为这李府增添一抹新意,就是极好。
此时。
李长生静坐在荷花池凉亭中。
正悠闲的赏着荷花。
雨过天霁,此情此景别有一番意境。
当真让李长生忍不住想要吟诗一首: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话音刚落。
“好诗啊大人!”
抬眼望去,却是不知万明珠何时来到了荷花亭附近,“文笔清秀,对仗工整,意境更是绝美,好诗啊大人!”
闻听此言,李长生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哦,你也懂诗歌?”
“大人说笑了,我们能上了大夏镜花榜的,除了貌美,哪一个不是琴棋书画方面有独特造诣的。”
万明珠掩嘴而笑,别有一番风韵:
“珏儿擅长的是诗词作画,而我擅长琴瑟与煮茶,不过我虽然不精,但也明白,您这首诗若是到了京都,也是能让无数文人骚客争相追捧!”
对于万明珠所说的,李长生不置可否。
所以说这个时代就很神奇。
若是非要说他跟穿越前的哪个历史时期像?
社会生产力方面,对应的是秦汉,但论对文化的传承与推崇,却能到唐宋,文人墨客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
不过有金手指在,他当然对当文抄公没什么兴趣,一字千金更不是他的追求。
毕竟不是他的就不是他的,抄的了一时抄不了一世。
平时有感而发,吟上一两首表露心迹也就罢了,真若有人让他以特定命题作诗,他一时半会也要抓脑。
纸里包不住火,假的真不了。
“你来,是有什么事吗?”李长生询问道。
“哦!”
万明珠立刻恭敬说道:“大人,是这样的,刚才有个衙役前来,说是早上城卫兵在进城的难民中,发现一位哭哭啼啼的妇人,她不似一般难民,发现之时,脚下血肉模糊,双目更是泣血,尤为可怜,她说她说来寻夫的,于是城卫就把她交给了衙役,有衙役正带着她前往县衙,而另一衙役则来通知大人,看大人如何安排。”
“嗯。”李长生默默点头,“走,过去看一看。”
不过临走前,李长生又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她有没有说她叫什么,夫君又姓甚名谁?”
“哦,好像是叫孟姜女,寻找夫君……饭,范,哦,范喜良!”
???
李长生顿时愣住了。
不是吧?
《孟姜女哭倒长城》?
可我这黄县修的是特么城墙啊!
巧合,一定是巧合!
然而就在这时。
轰隆——
天地之间一道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好似地震,又好似闷雷。
隐约间,李长生听到有人叫喊:
“城墙塌了!”
“地龙翻身!”
“北面城墙塌了!!!”
“西面的也塌了!!!”
李长生:“!!!!”
……
如巨龙一般的城墙塌陷。
好似天崩一般。
着实令人心惊肉跳。
不过好在这会儿到了饭点,徭役们本就要轮换班吃早饭了。
因此很是幸运的,塌毁的城墙没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只是有几个倒霉蛋被崩来的碎石子打中,受了点皮肉伤。
一时间,大伙都纷纷在抱怨:
“这西面的城墙是老城墙,塌了也就塌了,可这北面的,怎么也跟着塌了?那可是咱们弟兄们新修的!”
“完了,这要是工期跟不上,会不会被杀头?”
“混蛋,不会说话别乱说话!”
“哎?我怎么听说,咱们的女帝很残忍,动不动就要把人大卸八块?这若是判咱们一个贪懒懈怠,偷工减料……要不,咱们逃吧?”
“逃?逃去哪?疯了吗?”
“混账,李大人对我们这么好,你想连累大人?!”
“我不管,我李大人在哪我就在哪!死也追随!”
“别说了,这事搞不好,李大人也难脱干系的……”
“我有个主意,要不然咱们说动大人一起造反吧?”
“嘿!你小子!”
……
只见两个衙役搀扶着一个体格宽大,女生男相的大脚女人(乱世之中能一个人走到这儿,定然不是什么外表美艳的娇弱女子,长相普通/长相类男子才是正解,主角不是重口味,不收不算送女)。
孟姜女越是靠近县衙,这里的徭役也就越多。
四面八方入耳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多。
一时间,哭了一路的孟姜女终于停止了哭泣,试图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突然,她眼前一亮。
挣脱了徭役的束缚。
一瘸一拐的朝着某处飞速而去。
很快,她来到一个老汉面前:“牛叔,是我!我是孟姜女,您有没有见过我夫君范喜良……他,他当时和您一起出的孟家庄……我早上打听的时候,听说他死了,但您跟他熟悉,我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孟姜女虚弱的一口气说完。
目光死死盯这位老汉。
老汉却挠了挠头:“啥?死了?没有啊?范喜良那小子我刚才还见过,这会儿估计在里头排队呢!”
此言一出。
孟姜女当即激动的睁大了双眼:“真的吗?真的没死?!牛叔你不骗我?!”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骗你干嘛,喏,就在里头,这小子吃饭可比我积极,我带你去找他吧。”
“哎~~!”孟姜女连连点头。
知晓夫君没死后。
一路上,她的话就密了起来。
说了半天的家乡话后。
孟姜女从怀里掏出两个拳头大的窝窝头,小声说道:
“我家相公体弱多病,肠胃也不好,最近饥荒闹的厉害,平时徭役也不知道吃不吃的饱,应该是饿瘦了吧?我给他带了点家里的窝窝,他平时最爱吃这个了,牛叔,谢谢您,这个给您。”
牛老汉看了一眼梆硬的粗糠窝窝头,默默摇了摇头。
这要是放在一周前,可是个顶个的好东西,一个这样的窝窝头,可是足以让人眼红。
但现在……牛老汉看都不看一眼。
孟姜女不知所以,看了看周围,又宝贝的收起了窝窝头。
很快。
两人来到一个凉棚。
“范喜良!范喜良!你小子在哪?赶紧滚出来!”
随着牛老汉一声大喊。
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从队伍长龙里跑了过来。
人还没到,声音先来,带着几分抱怨:“我说牛叔,排队就快到我了,您找我有什么要紧事?”
牛叔:“喏,臭小子自己看,谁来了?”
……
PS:
哇靠!!!
兄弟们太给力了!
感谢感谢,感谢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