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巷。
林子云有些无奈的看着送到面前的食盒,还有正往食盒中拿东西出来的奉御太监。
“那什么,公公贵姓啊?”
林子云拱手询问道。
太监抬眸看了眼林子云,然后转身就走。
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真是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
挥一挥衣袖,一点儿消息都不漏!
林子云看着摆在桌子上的菜,也是一阵无语。
炒油菜,煮油菜,油菜花拌豆腐,几个白面馍馍,两碗大米饭。
这特么一点儿肉沫都看不到啊。
我特喵的又不是和尚。
林子云拿起一个白面馍馍放在嘴里,用力的咬了下去,心中则在思索如今该怎么脱身。
他不过就是进谏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按理来说这罪名也不算大呀。
应该关不了他多久。
不过也难说。
万一朱元璋是个小心眼呢?
林子云想起过去看过的一部喜剧片中,因为在门口吐了口痰得罪了小心眼的方丈后,光扫地就扫了二十年的家伙,就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
应该不至于吧。
再怎么说朱元璋也是白手起家打下天下的千古一帝,这点胸襟还是有的吧。
林子云脸上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拿起筷子,吃起了自己的午饭。
没办法。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够等待了。
不然还能怎么样,翻墙逃出去?
别开玩笑了,这么一个小院子周围站了上百名宫中禁卫,这还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亲军都尉不知道有多少。
别说一个人了,一只苍蝇都难飞得出去。
而且就算是林子云运气再好,能够跑出院子,但能出应天府么?
在应天府,朱元璋要关一个人,谁跑得了啊?
林子云几口吃完了饭,就回房间中躺着了。
反正也无事可做。
再睡一觉。
说不定两眼一闭一睁,他就被放出去了呢?
就怕朱元璋把他忘了。
.........
紫禁城中。
乾清宫内。
朱元璋十分认真的看着面前的几份奏折,将这些奏折看完后,他才抬头问道:“姓林的真睡了一天?”
“千真万确。”
亲军都尉司毛骧赶紧拱手道。
闻言,朱元璋沉默片刻,道:“除了睡觉,姓林的还做过什么?”
“回禀陛下,此人在午时醒过来一次,吃了二两四分的饭,一盘豆腐,一碟煮油菜,期间他想要跟送饭的太监搭话,但太监没理他。”
毛骧如此道。
闻言,朱元璋眉头微蹙。
“咱让御膳房给他送的是四两的饭,他只吃了二两?其他的饭呢?”
“让送饭的太监给偷吃了。”
毛骧赶紧回答道。
“.....这姓林的看来胃口还挺小啊。”
朱元璋可是每顿都能吃五张大饼的人,林子云跟他比,胃口简直小的没边,他则又拿起了一份奏折。
“三岁没了爹,八岁没了娘,毁家卖田,依旧坚持苦读,待朕建立大明后,参加科举,成功及第,为甲榜第十四。”
朱元璋顿了顿,问道:“这姓林的以前进学时都读的是什么书?”
“陛下,都是四书五经等儒家学说。”
“他就没学过兵法什么的?”
朱元璋又问道。
“陛下,这个,此子读书之时一向深居简出,所拜的名师也都是学儒之人,但当时正逢乱世,其究竟读没读兵法,实在是难以打听。”
“我等办事不利,请陛下治罪!”
毛骧跪了下来,头上冷汗直冒,道。
“你起来,朕没有怪你。”
朱元璋挥了挥手,随后又神情怪异的道:“那姓林的还跟一个商户有婚约?”
“是,据说是娃娃亲,不过那商户当初对此子颇有微词,此子考上进士时,也扬言要与这商户断绝关系,但这商户却又反贴上来,昨日还请此子去了其家中。”
毛骧抬头看看朱元璋,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道。
“嗯~。”
朱元璋又看向另一份奏折,上面清楚记载了昨夜林子云跟王自在于酒席上的所有对话。
“一见有利就上赶着来,无利就赶紧撇清关系,这商户还真是个小人啊。”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他怎么看,这林子云的履历都是很一般啊。
但他也没掉以轻心,毕竟他当初起家时的身份还不如林子云。
他查林子云的履历,只是想看看林子云是不是有什么强大的家族势力。
现在看来。
林子云身世还是挺清白的。
唯一一个可能是其助力的商户,现在看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陛下,还有一件事。”
毛骧突然如想到什么一般,小声的道。
“说。”
“此人昨日去那商户家中之时曾救过一名乞丐,臣听负责护送静公主的侍卫所述,静公主在走散后,侍卫们沿路寻至应天府内,发现静公主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正好在此人去那商户家的路上.......臣怀疑,被此人所救的乞丐会不会是。”
毛骧欲言又止。
事涉皇亲,他也不敢把话说明了。
“!!!”
朱元璋愣了愣神。
好家伙,这么早他们两个就认识了吗?
这真的是缘分啊!
现在他明白为什么在那旁白中,那林子云会成为朱镜静的丈夫了。
从认识到产生感情,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朱元璋当初跟他皇后也是先认识然后再经历了一系列波折,生死相依,才有了深厚的感情。
朱镜静刚进应天府就遇到了林子云,这产生感情的第一个要素一下子就集齐了。
不,不行!
朱元璋眉头紧蹙了起来,按照旁白来说,这林子云可能是一个曹操或司马懿,是能篡位的啊!
林子云如果真成了朱元璋的女婿,那他手中就有了能够染指皇权的法理。
朱元璋觉得自己高低得把这婚事给整黄了,但是他心中又有些犹豫,毕竟他之前的操作已经导致大明国运少了两百多年,如果他把这婚事给搅黄了,那大明国运会不会又减个几百年呢?
“陛下,静公主到宫外了。”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际,一名奉御太监突然走上前来道。
“宣她进来。”
“陛下,静公主她就跪在宫外,她不进来。”
“嗯?!”
朱元璋疑惑:“静儿为何如此?”
“静公主说,她想要给一个人求情,若陛下不答应,她就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