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上朝,那是相当麻烦的。
进入紫禁城后,要先抵达午门城楼。
午门城楼,则有5个门洞!
最中央的门洞叫御道,是朱元璋才能走的。
御道两侧,分别有左阙门和右阙门,这却是只供将军校尉和保卫依仗人员进出的。
而在左右阙门两侧,才是文臣武将能进出的左右掖门。
文臣从左掖门而入,武官从右掖门而入。
而从进门开始,顺序就已经定好了。
在去上朝之前,牙牌笏板也都得准备好。
林子云举着自己的笏板,在穿过午门城楼后,就来到金水桥头,在朔朔寒风中干等着。
直到一名宫中禁卫在桥头甩上三鞭后。
文臣武将才能依次过桥。
然后又等在奉天殿前。
林子云忍不住就打个哆嗦,感觉拿着笏板的手指都被冻僵麻了时。
朱元璋的御驾才终于抵达。
等朱元璋先登阶而上,通过御门进入奉天殿坐上御座后,又有侍卫来甩上三鞭,文武百官才可入殿,还不能走朱元璋走的位置,得顺着左右两侧的狭窄石阶一个个的上去。
待林子云终于进入奉天殿了,还要跟着所有文官“北向西上”,行一拜三叩头礼。
林子云只感觉自己敬祖宗都没这么尽心过!
等一切礼仪终于做完。
林子云稍稍的松了口气,缩在了文官最末位,他还不能真的放松,旁边是有人盯着朝上每个官员的仪容仪表,稍微有点不对劲都会被记录下来。
他也只能眼观鼻鼻观心,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木头,就那么一动不动的举着笏板。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传话太监大声的道。
然后,就有大臣站出来了。
至于这些大臣说了什么,林子云听了一会儿就不是很在意了,反正这也不关他的事。
而朱元璋一朝的特色。
就是官员们都特别亲民。
上到北方边关战事,各地税收事宜,下到流氓踹寡妇门这般鸡毛蒜皮的小道传闻,文武大臣们都是有人讲的。
但这些人只要上奏,声音就必须洪亮,中间还不能有咳嗽和口齿不清的情况,如果嗓子不舒服或者是天生声量小,方言重等特殊原因,还得将奏折交给鸿胪寺的官员代为宣读。
有时候还得跪下。
总之,这帮家伙看起来都特别的卑微。
林子云见状,心中生出些许鄙夷之意
给君王上奏就得跟个狗似的?
呸!
马屁精!!
“啊~。”
一阵古怪的声音突然响起。
林子云顿时浑身一震。
“谁啊?谁这么大胆?!”
“敢在这里打哈欠?!!”
林子云迅速转头,有些幸灾乐祸的朝着声音发起的方向看去。
而当他看到这声音的源头后,他立刻就将视线收回,然后继续当木头人。
御座之上,朱元璋用手拍着嘴大声的打着哈欠。
那正在上奏滔滔不绝的臣子立刻住了嘴。
等朱元璋打完了哈欠,文臣之首,左丞相李善长突然咳嗽了一声,然后出列。
“陛下,当保重龙体啊。”
同时,一个身着蟒服的俊秀青年也站了出来。
“父皇,小事就让孩儿帮着处理吧。”
“嗯,今天就都把奏折先呈上来,交到中书省,待太子批阅后,朕抽空再看。”
朱元璋也确实是精神不太好。
他虽然是劳模,但也不是机器,昨晚上他被那旁白整得彻夜未眠,今日上早朝,自然是困倦得很。
再加上他本来就极为信任他的太子朱标,于是便直接道。
而闻言,众多大臣也纷纷站出来,交出了手中的奏折,奉御太监也下台阶去收奏折。
“没其他事,今天就都散了吧。”
朱元璋见奏折都已经收起,又打了个哈欠,大袖一挥就起身正要走。
就在这时,文官中一个身影突然出列。
“陛下,臣有一事要上奏!”
“嗯?”
朱元璋看着出列的人,有些意外,便道:“是刘爱卿啊,你有什么事?说。”
“陛下,臣以为,各院学士本该为品洁德优的忠孝之辈,但翰林院庶吉士林子云昨日却胡说八道,妄言犯谏,此为不忠!”
“质疑科举,望图改数百年来国朝收拢天下英才之策,断天下读书人之仕途,此为无德!”
“如此不忠无德之人,怎配再为翰林院学士?!”
刘三吾顿了顿,然后才咬牙切齿的道:“请陛下革除此人功名再重惩之,以儆效尤!!”
闻言,林子云眉头微蹙,视线立刻钉在那刘三吾的身上。
他是真没想到这货竟然会弹劾他!
你MMP!!
林子云拳头都攥紧了。
“父皇,儿臣以为那庶吉士之所以上奏进谏也是出于一片为国之心,重惩就不必了,不如将之流放到地方上为官,让其日后不得入京述职就行了。”
太子朱标则突然道。
这货倒是生性善良,没像刘三吾这般要置林子云于死地。
林子云顿时紧张的要出列,大呼臣有罪,争取一个宽大处理,却见那朱元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就让此人出京,此事由太子全权处理。”
闻言,林子云心中松了口气,看来以后这庸臣也当不上了,去地方上当一个县的话,那他就安安心心的给老百姓做好事,然后平平安安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不过朱元璋从头到尾裁定林子云的命运,根本就没有问林子云愿不愿意。
这让林子云多少有些不爽,但他无力反抗,只能自认倒霉,却见那朱元璋已经起身,便要跟着百官一起恭送朱元璋离开。
但他没有看到的是,刚刚起身要走的朱元璋突然瞪大了眼睛。
在朱元璋眼中,那些红色小字再次的出现了。
[旁白:大明开国皇帝今日非常的疲惫,所以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很随心,他也以为把一个小小的庶吉士流放出京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他永远不会想到正是这一件小事,将在未来造就出一个他这个开国皇帝都无法战胜的对手!]
[此时,在进谏想弄死那名庶吉士搏名声的刘三吾也没有想到,许多年后,他会跪在这名庶吉士的面前痛哭流涕的表示当初自己是猪油蒙了心,乞求对方饶了自己一命,然后被夷三族!]
[朝堂上更是没人能想到,那名庶吉士在踏出应天府,真正见识到民间疾苦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就已经无可抵抗的快速向前,任何挡在其前方的东西,都将会被无情的碾得粉碎!]
[风云激荡,大浪淘尽,大明天策公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将从走出大明京师开始,一步步的,无人能阻挡的,建设出华夏的崭新格局,完成前人从未想像过的宏图伟业!]
[大明国运:四百二十一年]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