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徐达说完。
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信国公汤和、永昌侯蓝玉,以及一众功勋武将,皆是纷纷出列。
他们无一不是跟着朱元璋刀口舔血,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开国武将。
朱元璋说打,那他们绝对没有二话。
一时间,文武两派各执己见,一方主战,一方则是坚决反对讨伐建州女真。
“魏国公,开战总得有个理由,既然你说这建州女真必须打,那么理由呢?”
胡惟庸侧头望向对面的徐达,沉声开口道。
闻言。
徐达冷哼一声,一脸淡漠道:“这建州女真明面前上对咱大明称臣纳贡,可背地里,又跟北元太尉纳哈出走的颇近。”
“据咱所知,它每年给那哈出的牛羊,比给咱大明的还要肥。”
“这种墙头草,不打,留着过年呢?”
徐达说罢,蓝玉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道:“没错,这建州女真必须打!”
虽然徐达说的这些,蓝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可好歹算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于蓝玉来说,跟着主战就对了。
他可是天天盼着打仗,好捞取军功,从而早日封个国公。
只要能让他带兵去打仗,其他的都不重要。
听了徐达的话,胡惟庸也不禁皱了皱眉。
对于徐达刚才说的那些事情,他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
但是看徐达那一脸正色的模样,他心里也有些没底。
自己要是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不休,一旦徐达说的确有其事,那必然就得让他人揪住不放。
说自己为建州女真开脱,说不定还得给他扣上个居心叵测的帽子。
略一沉吟,胡惟庸便就绕开建州女真纳贡一事,决定从另外的事情上做文章。
“各位将军,我大明第二次讨伐北元,最终被王保保所败,死伤数万士兵,让大明元气大伤。”
“如今才刚过去三年,如果再生战事,恐怕不妥吧?”
一听这话。
以徐达为首的一众开国武将脸色“刷”的一下就拉了下来,一个个怒目圆瞪,恨不能撕了胡惟庸。
几个意思?
你这是拐弯抹角说我们不行呗?
闻言。
一直都没有作声的大明国公之首,太子太师李善长,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作为淮西文官之首,一手将胡惟庸扶上了相位。
胡惟庸一直尊称其为“恩师”。
在文臣之中,胡惟庸能力平平,脑子也算不上多机灵,功绩更是少的可怜。
但是,他却对李善长却是言听计从。
李善长将胡惟庸推出来做淮西文官集团的代言人,让胡惟庸去跟浙东集团斗个你死我活。
而自己,则是隐藏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坐收渔翁之利。
刚才他之所以会出面支持胡惟庸,自然不是因为迫于胡惟庸的yin威。
而是因为此前胡惟庸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现在的大明,的确应当休养生息,而不该急着再次发起战事。
一旦开战,就得花大把大把的银子,而现在国库空虚,这仗要是真打起来,大明可就得伤筋动骨了。
只不过。
现在胡惟庸这小子,说话竟然这么不过脑子,李善长也是脑袋一阵生疼。
谁都知道三年前的第二次北伐败了,可哪一次大战。
大明这些个武将,不都是在朱元璋的战略方针下进行作战。
你胡惟庸提这茬,那不是在玩火吗?
看了眼浑然不觉的胡惟庸,又瞧了瞧脸色黑得吓人的朱元璋。
李善长便就将脑袋给低了下去。
按理来说,作为胡惟庸的恩师,这个时候,他得出来拉胡惟庸一把。
但是,李善长显然没有这个打算。
要知道,胡惟庸当上丞相之后,一开始还对李善长恭恭敬敬。
可时间长了,随着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胡惟庸的翅膀也渐渐硬了起来。
前不久,他弄死刘伯温,打垮了浙东集团,整个人更是愈加膨胀起来。
虽然依旧是尊称李善长为恩师。
可很多事情,却是已经不再完全按照李善长的意思去办了。
所以,李善长自然就有意让胡惟庸吃些苦头,让他长长记性。
“胡相,听你这话的意思,似乎对咱大明第二次北伐很有意见啊?”
龙椅之上,朱元璋瞳孔微缩,如刀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胡惟庸的双眼。
那语气,更是冷的有些吓人。
在朱元璋这一望之下,胡惟庸心头一颤,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
Ps:有人看吗?吱个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