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果然是气宇轩昂。”
御书房内,看着换上了一身飞鱼服的楚轩,朱元璋由衷的感叹道。
不得不说,一米八的个子,加上还算帅气的脸。
如今穿上一袭锦衣,楚轩的确当得上“气宇轩昂”四字。
“陛下过誉了。”楚轩一脸平静的说着,但心里自然很是受用。
没办法,人都喜欢听漂亮话。
“以先生之见,待会儿上朝,咱要出兵剿灭建州女真之事要是说出来,会不会有人反对?”
嗯!?
问出这个问题。
看来这是准备试一试我的斤两了。
楚轩略一沉吟,便就点了点头。
要说这朝会。
乃是百官奏事,帝王处政的一场会议。
就跟现代政府机构开会没太大的区别。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上位者与其他机构一把手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甚至。
这比刀光剑影的沙场,更要凶险几分。
朝会之前,若是文武百官有事要奏。
为了能够顺利“过会”,临上朝前,也都会暗中打个商量。
而皇帝若是有重要的决定要宣布,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
也会事先叫些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臣子,先到御书房通个气。
别看皇帝乃是九五之尊。
但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
远的不说,就说刚被大明推翻不久的蒙元。
因相权尾大不掉,发展到后来,不但已经掌控了整个朝堂。
甚至,连帝位的继任,其都能进行左右。
而眼下,被淮西文官集团推选出来的丞相胡惟庸,已然是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甚至有时候,朱元璋的决定,在其率众力荐下,都会胎死腹中。
而当初能与淮西集团抗衡的浙东集团,其一把手刘伯温,也在洪武八年五月,也就是两个月前离开了人世。
这也使得自认没有了对手的胡惟庸,变得愈加的肆无忌惮。
只不过,别人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楚轩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猪,自然得养肥了再杀。
而坐在相位之上的胡惟庸,同样也得让他极近疯狂后,再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现在收拾还知道“收敛”二字怎么写的胡惟庸,自然还不是时候。
等到他连官员的任免,以及犯人的处置,都敢不经过朱元璋审批,自己私下就拍板的时候,就是朱元璋收网的时候了。
只有那样,朱元璋才能顺理成章的,在一副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将自秦汉之时便就延续至今的相位给废掉。
自此,让权利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陛下,剿灭建州女真,乃是方才陛下临时起意之事。”
“眼下马上就要上朝,时间仓促,恐怕忽然提出此事,必然会遭到文官们反对。”
“对于武将而言,打仗,那就意味着军功,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但文官集团则不同,他们都是读书人,在他们的背后,几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士族力量存在。”
说到此处。
楚轩顿了一顿,准备给朱元璋先提前打个预防针。
“陛下,你也知道我是后世穿越过来的。”
“所以有些话呢,我说出来可能会有些刺耳,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闻言。
朱元璋“哈哈”一笑,一脸从容道:“先生但说无妨。”
“陛下当初请宋濂出山呢,除了看重他的才学,更重要的,乃是因为他这“宋濂”二字。”
“因为宋濂,可谓代表了整个江南道,甚至是天下的读书人。”
“所以陛下将他捧的很高,更是让他做了太子的老师。”
“目的,自然是要向天下读书人传达自己重“士”的态度,以此笼络天下读书人。”
“读书人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信条。”
“而只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才能能够让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当上了宰相之后,有了足够与皇权掰手腕的权利在手,这帮读书人,就会开始施展自己儒家所谓的屠龙术,以此来钳制皇帝。”
“所以,攻打建州女真之事,定然就会遭到以胡惟庸为首的文官集团反对。”
“而理由呢,自然就是大明初建,百废待兴,且建州女真不过区区数万人,又对大明称臣纳贡,若是出兵,恐怕落人口实云云。”
听完楚轩的话,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哪怕楚轩是后世之人,但能有这番见地,便就足以说明楚轩乃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
“那,要是今日就得将这件事给他落实下来,先生可有办法?”
办法?
当然有啊!
到奉天殿跳个钢管舞不就解决了吗?
要是还解决不了,那就钢管舞和脱衣舞一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