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在各方都在为赤壁之战惊讶之时,光幕上开始出现赤壁之战的最终点评。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和刘备联军大破曹操的著名战役。】
【也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弱胜强的战役。】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号称八十万),欲要一统天下。】
【孙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周瑜率领三万精兵至夏口,联合驻扎在樊口的刘备刘备一起朔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此时曹军众将士因为水土不服,已经感染了疟疾。】
【两军第一次交战,曹军败退,从此两军隔岸相对。】
【周瑜利用曹操的骄傲轻敌,采纳部将黄盖的建议,采用火攻,设计诈降。】
【曹操被孙刘联军的火攻大败,仓皇逃回了北方。】
【最终点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在强敌逼近的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采用火攻,创造了华夏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而在此战中,舌战群儒、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铁索连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典故,都出自此战中。】
【此战,经过后世名著和传说,都说是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功劳。】
【其实在真正的事实中,并没有巧借东风一说,至于诸葛亮舌战群儒,也没有正规史书明确记载。】
【但是毋庸置疑,赤壁之战,曹操的大败,使其元气大伤,甚至在其有生之年,都不曾再对东吴采取大规模的用兵,足以看出赤壁之战对于曹操的打击。】
【并且,赤壁之战,使曹操元气大伤,为后世的历史进程奠定了基础。】
盘点到这里,其实后世的君王,如李世民、朱元璋等,都明白了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
···
大唐,太极殿中。
李世民说道:“赤壁之战,让曹操大败,确实是奠定了未来三国分天下的事实。”
“好像从那以后,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或者是曹睿,对于江东,都有一些潜意识里的害怕,不敢大举对江东用兵。”
李世民身边的魏征说道:“陛下,其实以老臣看来,曹操之所以会有赤壁大败,完全是因为其经历过了官渡之战的大胜之后,太过得意忘形,这才导致中了周瑜的连环计。”
“由此可见,陛下一定要引以为戒。”
“不管是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不管是身为将领,还是身为君主,只要是刚愎自用,就没有不受到代价的。”
“陛下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听完魏征的话,李世民顿时满脸黑线。
“魏征!你他娘的有完没完?!”
“朕什么时候刚愎自用了?!”
李世民怒斥魏征道。
这老东西实在是让他受不了了。
只要是逮到机会,那必然是会教训他这个皇帝一番。
李世民身边的李靖也说道:“魏大人,你能不能不要整天说陛下?”
“你他娘的,这说的,让我都受不了了。”
“在这么说,你晚上走夜路的时候,小心被人套麻袋!”
“赤壁之战,说真的是因为咱们这些人都知道了周瑜的谋划。”
“其实换成我是当时的曹操,还真会中周瑜的圈套。”
“这一环套一环的,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李世民当即帮腔道:“没错!你看看人家药师,虽然和你一样,都是朝中大臣,人家就很看的明白嘛。”
“魏征啊,不是朕说你,你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万一哪天顶撞了朕,朕再一个上头给你砍了,你说你找谁说理去?”
魏征笑道:“陛下不是这种小肚鸡肠的人。”
“臣相信,陛下在臣的辅佐下,必能成为一代圣君!”
李世民撇了撇嘴。
他很想说,朕没有你,一样能成为一代圣君!
但是这种话,李世民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因为怕打击魏征的自信心。
···
···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看着光幕之上的结束语,说道:“标儿啊,我不期望咱们大明能出现曹操、诸葛武侯这种人才,哪怕是如周郎一般的人,你也要好生对待。”
“曹操野心太大,你把握不住。”
“诸葛武侯太过锋芒毕露,难免会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
“若是在咱手下,他们必然翻不起风浪,可是你太过仁慈,这样的臣子,你驾驭不住!”
朱标一脸恭敬地回应道:“父皇,儿臣觉得,周郎确实是世间不可多的人才。”
“若是我大明真的有这种人物出现,儿臣必然会将其拜为大将。”
“可是此人死的太过离奇。”
“传说中,周瑜因为气量狭小,被诸葛亮气死。”
“可是儿臣认为却不然。”
“一个能被孙策看重,并且将军事大权托付给他的人,绝对不是心胸狭小之辈。”
“以儿臣看来,周瑜之死,太过蹊跷。”
“要么是赤壁之战之后,太过拥兵自重,被孙权猜忌,暗害而死。”
“要么就是被江东的那些世家大族所忌惮,像暗害孙策一样,暗中被杀害了。”
听到朱标的分析,朱元璋冷哼一声。
“哼,标儿,你现在知道,咱为何会大肆屠杀那些手握重权的官员了吧?”
“尤其是那些淮西勋贵,仗着跟着咱打过仗,开了国,就无法无天了?”
“要是不杀他们,这大明,以后还姓不姓朱,还两说呢!”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叹息一声。
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只不过是怕父皇杀得人太多,导致天下和朝中人心惶惶,到时候无人为大明效力。
朱元璋像是看透了朱标的心思,依旧冷哼道:
“哼,标儿,你不用怕。”
“父皇会为你铺好路的。”
“这皇帝的权杖,就像是一根布满荆棘的树枝。”
“咱在死之前为你将权杖上的荆棘全都拔掉,你以后拿着才顺手啊!”
听见朱元璋这话,朱标顿时感动地热泪盈眶!
“父皇!”
他一脸感激地看向自己的父亲。
朱元璋一脸宠溺地摸着他的头道:“傻孩子,你是咱的亲儿子,还是嫡长子,咱的江山不给你,还能给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