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楚军正在围攻蔡国。
镜头一转,淮河之上,吴国国君阖闾倾全国三万大军逆流而上,直逼蔡国。
站船之上,一个年龄其实并不高,但是却满头白发的男子和一名身材高大,但是浑身却有着书卷气的男子和阖闾在战船之上并肩而立。
正在围攻蔡国的楚军大将子常见吴军来势汹汹,不得不放弃攻打蔡国,回师防御。
就这样,蔡国、吴国、还有后来加入的唐国,三国组成联军。
三国大军浩浩荡荡沿着淮河西进。
当大军抵达淮汭后,吴军主将孙武突然找到伍子胥,开口说道:“我觉得,我们现在现在应该弃船登岸,由西进军改为向南。”
听到孙武的提议,伍子胥十分不解。
“长卿,这是为什么?”
“我们吴军向来擅长水战,如今却弃船不用,改为陆战?”
孙武微微一笑,解释道:“兵贵神速,我们逆水行舟,速度迟缓,等到我们抵达楚国的时候,估计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那时候我们再想取胜,就难了。”
“而且,兵者,诡道也,楚军必然会猜到我们从西边进军,因为这是我们最快到达楚国的地方,那么我们如果将向西,改为向南,他们一定猜不到!”
听完孙武的解释,伍子胥连连点头称是。
“不错不错,看来你比我更懂用兵啊。”
孙武长叹一声。
“子胥,我知道你与楚国有大恨。”
“我名为武,止戈为武,希望天下能够再无战争。”
“所以我希望到时候我们攻破楚国之后,你不要做出什么傻事。”
面对绝对的兵力差距,可是孙武却没有一丝担忧,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了。
他所担忧的,只是楚国那些无辜的百姓。
画面一转,没有丝毫意外,楚国国都被吴军攻破。
吴将伍子胥,竟是直接下令屠城。
而后命人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整整对着楚平王的尸体鞭打了三天三夜。
···
···
大秦,章台宫。
“伍子胥,真烈丈夫也。”
嬴政看着伍子胥鞭尸的画面,不由得感慨道。
这种在当世,被誉为天怒人怨的事,可是在后世所有人看来,伍子胥没有做错。
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所害,如果楚平王还活着,恐怕伍子胥都能将他给活活吃了。
“曾经有尉缭子曾说过,‘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挡者,唯有武子也。’说的就是这柏举之战啊。”
蒙恬一脸感慨的说道。
孙武的高度,是华夏历史上任何一个武将,一直追寻,却是终其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若是能和孙子为袍泽,我章邯就算是为他牵马坠蹬,也心甘情愿。”
大秦朝堂之上,所有武将都一脸痴迷地看着天上的光幕。
就连嬴政,也是十分感慨。
若是孙武这样的人能够为大秦效力,那该有多好啊。
···
···
长乐宫。
刘邦一脸缅怀地说道:“若是孙子这样的人,生在我大汉,必能制衡韩信,他也不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
听到刘邦这么说,一旁的陈平也是发出一声叹息。
他知道,淮阴侯韩信的死,一直是陛下的心病。
当时陛下将其贬为淮阴侯,并且软禁在家,就是不想杀他。
曾经还发下誓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金银铜铁不杀,见人不杀!
可是没想到,到最后皇后还是杀了韩信。
这件事,陛下一直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
···
同样是西汉。
刘彻一边批改奏折,一边看着天上的视频。
“柏举之战啊,东周末年的那段时光,实在是让朕十分向往啊!”
···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开始在脑海中回忆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
吴国,论国力、兵力、财力,都远远不及楚国。
可是最终,却被吴国攻破国都,险些亡国。
“春秋无义战,那时候的战争,几乎就是全看主将怎么指挥了。”
“向孙子那样的人物,生在那个年代,才足够发光发热。”
···
···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笑着说道:“这个伍子胥啊,明明跟孙子说好了不会怎么样,结果呢,不仅屠城,你还鞭尸。”
“就孙子那种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怪你?”
朱标的重心,跟多则是放在了孙武的身上。
“孙子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适合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的。”
“仅仅三万人,就有势不可挡之势,回顾历史,能有几人做到?”
朱元璋借此对朱标说道:“标儿,你要知道,你以后是要做皇帝的,哪怕是孙子这样的人,你也要学会驾驭。”
“你可以尊敬这样的人,也可以重用这样的人,但是,绝对不能仰视这样的人。”
“你要时刻知道,你是皇帝,是这天底下最高贵的人!你无需仰视任何人!”
朱标立马弯腰说道:“父皇,儿臣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