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勇在晋王十三太保中排名第十二,而且极度尊敬老大李嗣源。
当然,他尊敬李嗣源是有原因的。
李存勇天生眼盲,相貌又生得丑陋,很少有人看得起他,而李嗣源却一直以来都对他十分尊敬,甚至到了礼贤下士的地步(至少他自己以为是这样的)。
李存勇一露面,便恭敬地向李嗣源拜道:“李存勇见过圣主大哥。”
“十二弟,你我兄弟之间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李嗣源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问道:“十二弟,这么晚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李存勇道:“刚刚十三妹来找过大哥,只不过因为大哥正在闭关,我并未让她进密室打扰大哥。”
李嗣源眼神一凛,问道:“十三妹来了?她找我什么事?”
李存勇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义父出关了。”
“义父出关了?”
李嗣源顿时瞪大了眼睛,嘴角惊讶的微微张开,定格在了那里。
“没错。”
李存勇的声音传入李嗣源的耳内:“义父不但已经出关,而且他还让大哥明日去晋王府见他老人家。”
“义父相召,我们还是赶紧过去吧。”
晋王府…
池塘内,鱼儿欢快游动,仿佛无拘无束,却也只能遨游在晋王府的这片湖水之中。
李克用坐在轮椅上,手拿着一把钓竿,静待愿者上钩。
而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李嗣源,仿佛就是那个愿者。
“孩儿见过义父。”
“老大啊。”
李克用的眼睛没有去看李嗣源,而是平静的盯着湖面,语气也如同湖面般波澜不惊。
“义父。”
李克用用平淡的声音说道:“枉我对你苦心栽培,寄予厚望,哪成想你竟然如此不中用,折了老十不说,就连李唐血脉的踪迹也找不到,若非他主动暴露,你是不是永远也找不出来?”
“这…”
李嗣源听到这里,顿时冒出一身冷汗。冷汗甚至浸透他里面的衣衫。
李嗣源脑袋急速转动,却也想不出什么好借口。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信口胡诌道:“义父,孩儿是因为有了龙泉宝藏的线索,这才没能及时找到李唐血脉,请义父降罪。”
“哦?龙泉宝藏?”
李克用的语气终于有了些波澜。
传说龙泉宝藏是昭宗皇帝李晔在反贼攻入长安之前埋下的一批宝藏。
据说这龙泉宝藏里面,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以及习得便可称霸天下的绝世武功,甚至还有传说中的长生不死药…
尽管唐朝已经灭亡了将近十年,可还是有无数的江湖人士对龙泉宝藏趋之若鹜。
李嗣源说寻找龙泉宝藏,倒也有些逻辑。
“老大,此言当真?”
“当真。”
李嗣源跪在地上,额头不停渗出冷汗,但也丝毫不敢动弹。
他甚至都不敢抹去额头的汗。
李克用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信了,没有继续追究,淡淡道:“那你找到了什么线索?”
李嗣源低着头道:“义父,欲找龙泉宝藏,必须先得到龙泉剑,没有龙泉剑,孩儿…”
李克用停了半晌,这才缓缓道:“既如此,那就先找出龙泉剑,李唐血脉既已出现,那龙泉剑也该出现了。”
李嗣源没有回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李克用既然没让他离去,定然是别有深意。
他的这个借口不可能糊弄的了李克用,只是他对李克用还有用罢了。
突然间,李嗣源朝着李克用扣头,道:“义父,孩儿有罪!”
“老大,你何罪之有?”
“孩儿万万不该因为龙泉宝藏而忽略了李唐血脉,因小失大,如今义父已经出关,孩儿也不好继续执掌通文馆,这通文馆应由义父掌管。”
说着,李嗣源从怀中掏出一个写着“文”字的令牌。
他拿出令牌之后,双手恭敬地捧着,然后将之缓缓放在地面上。
在李嗣源做这些的时候,李克用丝毫没有动静,只是静静地看着湖面,等待着鱼儿咬钩。
不一会儿,李克用终于出声了。
“我累了,老大,你回去吧。”
“是,义父。”
等到李嗣源弓着腰离开之后,李克用手中一直以来都没动静的鱼竿终于晃动起来。
李克用用力一拉,鱼儿已经上钩。
李嗣源已经引起了李克用的杀心,若非留着他还有用,今天就不是收回通文馆这么简单了。
而在这时,一道纤瘦的身影瞬间来到李克用身后。
“孩儿恭喜义父。”
“喜从何来?”
李克用将鱼儿重新放回湖面,声音无悲无喜。
李存忍抱拳道:“义父兵不血刃便从大哥手中收回了通文馆,难道不是喜事吗?”
“通文馆本就是本王之物,只是本王因闭关之故,无暇顾及,这才交给李嗣源打理,如今本王出关,自然要收回通文馆。”
李克用说着,语气渐冷,道:“更何况李嗣源此人已经逐渐开始脱离掌控了!”
“义父…”李存忍低头道:“依孩儿看,大哥所说寻找龙泉宝藏应该是推脱之词。”
李克用的独眼微微眯了起来,道:“李嗣源其志不小,又能隐忍至此,不可小觑啊,此子不除,终为巨患!”
李存忍心中一凛,问道:“义父的意思是?”
“流云天霜晚,殇歌谁怅然!”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嗣源已经不能重用了,殇,也是时候动了!”
李克用作为晋国的执掌者,不可能手中只有这么一个力量。
通文馆虽然是他的一大助力,但是他真正倚仗的却并非通文馆。
而是李存忍执掌的殇!
那是一个强大的杀手组织,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至少比起通文馆的杀手强了不知道多少。
李存忍加上殇,哪怕是大天位的李嗣源也得退避三舍。
“孩儿谨尊义父之命!”